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嫩江松花江遭遇15年最大洪水 黑龙江省11人死亡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0 08:42:29

  今年入夏以来,嫩江、松花江干流发生了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其中嫩江尼尔基水库以上发生了50年一遇洪水。黑龙江干流也发生了30年一遇洪水,黑龙江省境内已有8条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目前,黑龙江、嫩江、松花江汛情依然严峻。但据相关专家分析,现阶段黑龙江省汛情与1998年洪水尚有不同。

  目前黑龙江省的洪涝灾害已导致11人死亡、3人失踪,19趟列车停运,197.76万人、144.36万公顷农作物受灾。15日,国家防总针对松花江、嫩江流域洪汛启动防汛级应急响应。16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黑龙江洪涝灾情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黑龙江当天也启动了一级防汛应急响应,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要求省内各地市,宁可把灾情估计得更严重一些,也不能掉以轻心。黑龙江已派出6万多名抢险巡查防守人员上堤防汛。

  记者从黑龙江省气象局了解到,今年洪汛是多种因素使然:去年,黑龙江遭遇冷冬、“长冬”天气,不仅上一年土壤中的水分没有得到蒸发,冬季降雪量又超历史同期,加之今年雨季来得较早,5月即进入雨季,春汛接上了夏汛。

  由于黑龙江省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来首次发生超过5年一遇的洪水,很多人都把今年的汛情和1998年相比较。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与汛情相关单位了解到,从现阶段来看,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汛情与1998年相比有所不同。截至目前,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汛情整体形势仍处在可控范围。

  从降雨来看,哈尔滨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1998年是嫩江上、中游都在降雨,而且洪水向下游传播的过程中也有降雨,降雨落区较为集中,这样洪峰流量相叠加,到哈尔滨段时洪峰流量已经达到了每秒1.66万立方米;而今年从松花江的三条支流来看,嫩江只是上游降雨,第二松花江的水情影响不大,拉林河的洪峰也已在7月先行流过,没有造成大的洪峰叠加,而且今年哈尔滨段的洪峰流量,预计最高只有每秒1万立方米左右,所以和1998年的大洪水水情相比,还有较大差别。

  省防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立秋后,盘踞在东北地区上空的副热带高压气旋将会南移,南移过程将会带来降水。嫩江上游近期将会无雨或少雨,而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可能面临降雨过程,但总体来说,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降雨有减弱迹象。据了解,1998年黑龙江降雨量达常年的1.8倍,而今年截至现阶段,降雨量是常年的1.3倍左右。

  从洪水重现期来看,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洪水全线超百年一遇,极个别江段甚至达千年一遇。而黑龙江省水利厅预计今年嫩江干流全线将为20年一遇,松花江干流将为15年一遇。从防洪设施来看,哈尔滨市防汛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1998年以后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堤防加固,抵御能力也提档升级。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城市综合堤防可防御100年一遇的洪水,而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一些县城的堤防也加固到能抵御20年~50年一遇的水平。1998年后在嫩江上游建成的骨干工程尼尔基水库也确实发挥了作用,7月以来,尼尔基水库将嫩江干流的洪水从上游的50年一遇削减到中下游的20年一遇。目前,一度饱和的尼尔基水库经过5次泄洪,尚有防洪库容。而与松花江哈尔滨段防汛关系最密切的丰满水库,还有距警戒水位4米多防洪库容空间,也可托住上游来水。

  黑龙江省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迎战黑龙江流域洪水将是今年防汛抗洪的决定性战役。黑龙江流域发生了1987年以来最大洪水。根据目前水情分析,由于黑龙江沿岸堤防标准低,有的堤坝、水库长期浸泡,加之俄罗斯方面为防止其境内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泄流量增大。根据俄方来水情况分析,预计黑龙江干流结雅河口至同江江段将发生约30年一遇洪水,同江至抚远江段将发生历史最大洪水。黑龙江干流抚远段洪水距堤顶仅0.51米,同江段洪水距堤顶仅1.32米。如果未来发生较大程度降雨,实际洪水量级将更大。

  黑龙江为中俄界江,沿线城市依次为呼玛县、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同江市和抚远县。目前,黑龙江第四次洪峰已经过黑河,持续降雨和俄罗斯来水还将使黑龙江干流形成第五次洪峰,汛情将更加严峻。嘉荫县已安排城区平房和二楼以下住户万余人撤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记者 吕博雄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