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意喻着“海洋”,象征着心胸宽广与博大气质。7月9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学分院的寻梦实践队,奔赴武义县西联乡展开一场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教青春。此次活动为期37天,22名同学参加了本次实践。一群“工学蓝”正为自己的梦想与信念执着奋斗着。(微博播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平均每天40°的高温,只能容下20个人的小教室,四台陈旧的吊扇在头顶上吹得直响,孩子们总是不管流了多少汗,还是抬着小脸认真听课,看的小老师们都很心疼。每日值班的炊事组,生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们烧一天所需的饮用水。这里的水质不是很好,自来水里总是有一些黄色沉淀物,烧好的开水必须要用木炭吸附杂质、沉淀,大约两三个小时后才可饮用。当小老师们烧好的水灌满孩子们的小水壶时,看着满头大汗的孩子们仰头畅饮,队员们总会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这边的村庄很小,零散地沿着公路分布,所有的适龄孩子们都集中在这所西联乡中心小学念书。孩子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农忙时期,祖父母又无暇接送。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自己回家,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则需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家。
低年级的孩子会在水边嬉戏,在车辆穿梭的公路上打闹,回家途中的这些安全隐患,总是让队员们很挂心。因而“寻梦实践队”的小老师们在教学之余,自觉地担负起孩子们上下学的护送问题。无论是烈日正午,还是夕阳傍晚,老师们都会把孩子一一接送到家才放心归队。
如果不是亲身感受,队员们也许无法体会到山区孩子们为追求知识所需要的付出。在暑期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学分院实践队员们既是留守儿童求学路上的守护天使,同时也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探索者和践行者,他们在守护中学会了无私付出,也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孩子们的信赖与爱。
队员XX说:“大学生暑期实践不应拘泥于形式,而要实实在在地为社会、为有所需要的人踏踏实实地做一点事。”
据悉,团队将在为期37天的“宣莲之乡——西联乡中心小学支教活动”结束后,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发动募捐,所得善款将全数纳入阳光幼苗爱心公益基金,奖励给当地品学兼优的同学作为助学金。本次支教已是工学分院组织的第三期“西联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实践总人数达98人,总课时数达3740余课时,总天数达135天,接收学生人数已达330余人,筹得善款总数已达两万余元,惠及百余名孩子。如今,实践队员们仍为实现工学分院在西联的“彩虹”计划而不断奋斗。
【微瞬间】
【微语录】
#大学生暑期微实践#31个人,每天仅有30元的生活费,身着印有"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蓝色队服,每天除了要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外,还要通过讲课、访谈、调研等方式为西联乡的人文环境做贡献,并体会支教生涯的艰辛与幸福。
#大学生暑期微实践#盛夏的火热,青春的激昂,饭菜虽简朴,实践显真情。池塘里的夏荷在阳光下展现属于自己的色彩,讲台上的我们在孩子们的微笑中演绎着自己的青春。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美丽的宣莲之乡;这个夏天,夏荷的翠绿是我们最美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