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不足规划无法跟上
“候鸟人”大举南迁挑战资源承载力
72岁的王廷玉穿着短裤,牵着73岁的老伴佟帆,一起走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一条风景河边的乡村小道上。
王廷玉和老伴住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一间农家旅馆里,每月租金1300多元。这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村落之一。宽约30多米的盘阳河,如同一条碧绿的带子,从旅馆门口穿过。河水是从一处山头的泉眼处流下的。早晨或傍晚,许多老人拿着塑料桶,来到泉眼处接水,还有数十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河中幽幽戏水。不远处,上百名老人整齐划一地打着太极。
巴马瑶族自治县被称为世界长寿之乡,因高比例的长寿人口而闻名世界,吸引着大量老人前来度假或越冬,他们来自北京、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和上海等全国各地。
记者调查获悉,随着越来越多的“候鸟人”前往南方旅游目的地季节性居住,许多南方旅游目的地对这一现象猝不及防,不少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不足、传染性疾病容易交叉感染、规划无法跟上步伐以致不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正面临一系列新的社会管理难题。
“候鸟人”人满为患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更重视长寿和养生。在北方比较冷,南方更加宜居,因此来到南方的‘候鸟人’越来越多。”王廷玉说。
“候鸟人”,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在旅游界,从北方前往南方越冬、度假的人群,被称为“候鸟人”。一名业内人士称,最初“候鸟人”并不多,他们也主要聚居于江浙一带,随后发展至海南三亚、云南昆明等城市,如今广西巴马、北海等地都成为候鸟人热衷的目的地,这一人群也不断扩大。
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王毅武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候鸟人”现象将越来越普遍。
海南省是全国各地“候鸟人”较为集中的目的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冬季由全国各省市“迁徙”海南省休闲、养生、养老的“候鸟人”约45万人左右。仅在三亚市,每年就有大约20万北方老人在那里越冬。
“大量‘候鸟人’进入后,给三亚等旅游目的地带来较大压力。”海南省三亚市老龄办主任曾丹丽说,城市公共休闲娱乐设施为“候鸟人群”所使用,公交车座位被“候鸟老人”占用,医院经常人满为患,甚至市场买菜、商场购物、宾馆用餐等日常生活场合被挤占等,使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或生活习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心理隔阂”。
“候鸟人”大举南迁之时,南方旅游景区的完善,却无法跟上相应步伐。“游客几乎成倍增加,但交通设施、酒店档次、宾馆数量以及其他配套公共服务、包括旅游景区内涵的开发,都相对滞后。”一名业内人士说。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尚说“在广西巴马‘候鸟人’大增后,但污水处理设施未配套,一些生活污水直排进入河中,场面触目惊心。”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这个仅27万人口的小县,每年“候鸟人”达20万人次。
顺着黄大尚的指引,记者来到广西巴马盘阳河边看到,河岸建着各种宾馆、酒店,即便是农房也都大量出租给“候鸟人”居住,一些房屋前碗口大小的软管伸入河中。“这些都是排污管道呢,生活污水全部直排河中,这两年河水变得比以往浑浊许多。”黄大尚说。
事实上,未能跟上的公共服务,不仅是污水处理设施,还包括旅游产品的开发、医疗服务的提供等诸多方面。
曾丹丽说,大量涌入的“候鸟老人”,对一些景区的医疗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一村民告诉记者:“整个村本土村民3000多人,‘候鸟人’又来了3000多人,但只有一间小卫生室,村里却距离县城40多分钟的车程,一旦出现意外,很难满足这一庞大群体的需求。”
此前,一名心脏病患者在当地突然患病离世,更是让不少游客心生畏惧“整体规划和服务跟不上发展步伐,容易反过来伤害整体的旅游产业,从而对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来负面影响。”当地一名公务员说。
不仅如此,“候鸟人”还带来了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隐患。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卫生局副局长黄宝海说,“候鸟人”以老人居多,一些老人都身患各种疾病,尤其是一些身患传染性疾病的老人,往往更喜好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景区疗养、养生,但由于“候鸟老人”居住时间往往比普通游客长,往往超过3个月甚至达1年,使得一些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候鸟老人”容易造成景区人群的交叉感染,以及对当地水源的污染。
“这些新出现的情况,几乎没有进行过规划和预警,没有形成对候鸟人的居住登记制度,一旦发生疾病传染的情况,将对南方景区的发展、‘候鸟人’的健康以及本土居民的生存环境都带来巨大影响。”一名业内人士称。
景区资源空前承压
四川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说,“候鸟人”来南方越冬和度假正成为旅游行业的一大趋势,这对旅游景区资源提出更高要求,景区发展无法跟上步伐的现象如果长期持续,容易带来多方面隐患。
杨振之说,中西部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旅游产业不仅是许多地方的支柱产权,也是带动部分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但景区建设如长期跟不上‘候鸟人’发展步伐,无法承载大量涌入的“候鸟人”,很容易造成整个生态被破坏,一旦旅游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将给一些中西部城市扶贫开发带来较大困难。
不仅如此,由于当前不少景区并未进行较好规划,随着“候鸟人”现象的逐渐愈加普遍,未能提前规划的景区资源和生存资源很容易出现短缺局面,从而形成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对立情绪,埋下隐患。
广西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吴玉国说,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候鸟人”占据了大量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较大程度挤压了本土居民的生存空间。
记者在广西、海南等地调研了解到,一些本土居民与“候鸟人”互骂和斗殴、“候鸟人”上访等现象持续发生,很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一名村民认为,这些旅游人群的到来,大幅提升了当地物价,对他们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候鸟人”现象,季节性较为明显,冬季需求量旺盛,而夏季则较为平淡。不少旅游目的地方面称,这种交替性明显的旅游模式给旅游资源带来一定挑战。
以房地产为例,据调查,海南部分市县房屋入住率与旅游淡旺季有一定关联,部分市县在每年旅游淡季时房屋空置率较高。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说,目前海南约有“候鸟”人群45万-50万人,占海南800万人口的6%左右,季节性、非常住的使用特征明显。不可否认,候鸟人是海南房地产消费的生力军,但同时也造成旅游淡季房屋大量空置。
王毅武认为,由于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且又没有充分利用,从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成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空置房屋资源的使用等方面造成极大的浪费,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方面容易引发纠纷,还造成了投资投机性购房者和本地居民的矛盾。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专家罗国安说,无论如何,“候鸟人”持续涌入南方是一大新趋势,作为一个影响较广的社会问题,旅游部门应加大对南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包括污水收集管道、垃圾处理设备、公共交通服务、道路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以更好地满足相应发展需求,并推动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