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雷电分布北多南少 晚8时为高发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17 08:43:34

  昨天16时,市气象台在本周连续第四天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今年汛期,“雷公”和“电母”真可以算是京城的“熟客”,从6月1日到昨天8时,京城的地闪(俗称落地雷)总数已达28799个,市气象台和各区县气象局已累计发布47期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各区县气象局在今年汛期首次实现了气象预警的自主发布。

  城区是雷电灾害重灾区

  今年6月4日,刚进入汛期的第四天,市气象台就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入汛至今,雷电隔三差五就来打扰,从6月1日到昨天,市气象台和各区县气象局已累计发布了47期雷电黄色预警。

  市气象台台长乔林介绍,从6月1日至8月16日8时,北京的地闪总数达到28799个,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最活跃的平谷北寨,闪电频数达到每平方公里10次左右。

  另外,从2002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本市平均雷电日数的分布也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特征,北部和西北部山区雷电日数较多,而南部平原较少。北京雷电和雷电灾害多发生在汛期,即6月至8月,其中7月份雷电发生的频次最高,而8月份雷电灾害最多,但雷电灾害不完全由雷电活动频繁程度所决定,这与雷电的强度有关。从同期平均雷电灾害频度分布来看,城区是重灾区,西北部山区最少,可以说雷电灾害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活动密集的区域。

  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解释,打雷和闪电是同一个天气系统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都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但如果这两种情况几乎同时发生,说明雷电的距离很近。

  傍晚和凌晨受雷电偏爱

  从市气象台本周发布的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就可以看出,雷电似乎很喜欢在傍晚时分出现。乔林介绍,从本市雷电与雷电灾害次数日变化曲线可以看出,14时至次日凌晨2时这个时段,雷电和雷电灾害相对较多,尤其是20时左右,这是雷电的高发时段,同时也是一天中雷电灾害最多的时段。相比之下,凌晨3时至15时,雷电与雷电灾害相对较少。

  孙继松分析,雷电容易在傍晚和凌晨出现,这不仅仅是北京的现象,全国大多数城市情况类似。“傍晚时分,近地面的温度相对高空来说较高,这样上面冷、下面热的情况容易产生热对流,即出现雷电天气的可能性也较大。”孙继松表示,凌晨的情况也类似,因为高空的降温相对于近地面较大,加上动力运动将低空的暖空气上翻到高空,也容易产生雷电天气。

  由于强对流天气造成雷电密集,几乎每年都有雷电击死或击伤人员的现象发生,特别是旅游开放景区及郊区。此外,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广泛运用,由于雷电综合防护措施安装不到位,防雷装置检测与维护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导致经济损失巨大。据悉,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雷电灾害是由电子设备造成的,其中包括电线线路、监控探头、有线电缆等。

  各区县发分区预警29期

  今年7月起,市气象台将预警信号的发布权下放到各个区县,各区县气象局可以针对本地区的天气状况,发布、提升或调低相应的预警信号。继8月11日海淀气象局率先发布首个暴雨橙色预警之后,昨天,房山气象局成为第二个发布该等级信号的区县气象局。

  “全市性的预警信号发布不仅要考虑灾害性天气的具体地域和时间,且东南西北都要照顾到。”乔林说,一般要考虑是否对城区有影响,或者能否影响到3个或3个以上的区县。但发布预警最重要的是时机,所以相比全市性的预警,各区县的分区预警时效性更强、区域更精确、速度也更快。

  “大部分的天气系统都是移动性的,移动需要时间,如果发布全市的预警,那市民很难知道该天气具体影响自己所在区县是什么时候。”孙继松透露,各区县单独发布预警,不会影响到与该天气无关的地区,避免大范围过度防御这种天气现象的发生。同时,任何信息的传播都需要时间,区域小的预警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传播性也更强。

  截至昨天,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区县,已经自行发布14期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延庆、密云、平谷、顺义、海淀、房山、通州等区县,自行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1期,暴雨黄色预警信号2期;海淀、房山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期。

  相关新闻

  今年三伏天十年最“水”

  昨天的京城,经历了今年三伏天里最强的一次高温高湿天气,相对湿度超过90%,成为最“水”的一天。而从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三伏天的“水分”也明显较多,相对湿度达到72%,比近十年高出11个百分点。

  “这种闷热感简直让人无处躲,站着不动都一身汗。”昨天,京城高温高湿,似乎只有待在空调房里才能暂时逃离这闷热难耐的天气。记者发现,昨天的最高气温在14时达到32℃,很明显不是最高的,但相对湿度却在一大早就超过了90%。有市民形容,昨天的北京就好似一个大蒸笼,热得让人无处可逃。

  根据市气象局近十年的统计数据,今年6月1日到8月15日,北京已经出现9天高温日,比去年的7天多出2天,比常年的7.5天也多出了一天半;今年26℃的平均气温基本和往年持平,去年是26.2℃,常年是25.9℃;而差距较大的是相对湿度,今年的相对湿度达到72%,去年是67.1%,常年是67.2%,今年的相对湿度比近十年高出了11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今年的三伏天,是近十年以来最“水”的。

  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告诉记者,这几天的北京,已经转成由副热带高气压边缘控制,导致湿度大幅上升。今年与往年略有不同,往年的北京,一般在“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就由副高控制,而今年副高控制晚了半个多月。“而像在今天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情况下,局地发生强降雨的可能性特别大。”昨天16时30分,房山气象局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正如张明英所说,高温高湿“逼”出了房山地区的暴雨天气。

  今明两天,天气湿度下降,转为“干热”。预计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达到36℃,明天也还有34℃。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记者 骆倩雯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