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茶农自救挺过最凶旱情 龙井“明年绝收”是谣言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15 08:38:34

翁家山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上山浇水抗旱救茶。

经过连日浇灌,发焦的茶树上又长出嫩芽。

水管从蓄水池到茶地有一两公里长

  清晨5点的翁家山,太阳光还没铺开来。茶农朱红霞,一个女人,肩膀上却扛着一根几百米长的水管,在自家茶园里来回浇水。

  水管里的水,一沾到干涸的土地,就像碰到了海绵。水管和水管连接处,有水漏出来,朱红霞都用脸盆接着,不敢浪费。

  杭州持续高温干旱,娇贵的西湖龙井茶树,很受伤。尤其是翁家山。

  翁家山,海拔237米,是西湖边所有茶村中最高的。光照强、山势高,又不像梅家坞、茅家埠,周边有溪流可以就地取水。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源,翁家山800多亩茶园,80%以上都会被渴死。

  今年夏天,西湖景区四成茶树不同程度受旱,明年春茶产量减产已成定局。好在西湖街道及时送水,龙井茶农积极自救,最凶的这一波旱情,西湖龙井茶树算是挺过去了。

  昨天,我们走进茶园,走近茶农。对茶农来说,茶树,就是他们的孩子。

  每天通宵给茶树浇水毛脚女婿都回来帮忙了

  早上7点,翁家山茶园,太阳光晒得后背脊发烫。四周没有大树,躲都无处躲。

  朱红霞关掉阀门,卷起水管。她已经在茶园里,连续浇水5个小时了。半夜两点上山,忙到早上7点;下午5点,太阳下山后再上山。

  “太阳出来了,就不好浇水了。”朱红霞说,大白天给茶树浇水,就像倒一壶滚烫的热水下去,茶树没被太阳晒死,已经先烫死了。

  现在,翁家山的茶农们,都是这么个作息时间。浇灌时间,集中在晚上7点到第二天的早上7点之间。

  而且,因为水少,在这12个小时内,整个翁家山283户村民,还得轮流排队,错开高峰给茶园浇水。

  翁家山上,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几个大型的白色塑料桶,并排站着。每个桶,能蓄上两吨地下水,水管铺得像蜘蛛网。

  “以前都说当西湖茶村的女婿福气好。今年,毛脚们算是吃到苦头了。”翁家山村长周宝国说,一个月前,翁家山嫁出去的女儿们,都带着老公回娘家来了,帮忙给茶树浇水。

  四成茶树不同程度受旱龙井老茶树几乎毫发无伤

  算算看,西湖边的茶树们,已经快被高温折腾两个月了。

  最早是在7月初,处在平地的双峰村和灵隐白乐桥一带,茶树开始“抱恙”,茶树的枝叶被太阳晒干,甚至枯死。

  到了7月下旬,梅家坞、梵村、九溪、翁家山,接二连三的茶园,大面积跟着受灾。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统计了一下,西湖景区内,各个茶村的茶园均有不同程度受旱,总面积近2500亩,占了景区茶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其中,根系较浅的龙井43,还有平地区块、树龄在5年以下的茶园,受旱情况最为严重。而树龄在20年以上的西湖龙井茶树,几乎毫发无伤,对于明年春茶的质量基本没有影响。

  好在受旱的茶树,大多只是枝叶枯黄,整株枯死的情况并不多见。

  接下来,只要能及时给茶树灌溉补水保护好根系,大部分茶树都能存活度过旱期,明年春天照样能产西湖龙井。

  即使是受伤较重的新茶树,只要护理得当,两三年后也能恢复产量和质量。

  “明年西湖龙井要绝收”系谣言但春茶减产价格上涨已成定局

  口说无凭,周宝国特地找了几棵茶树,原本那些被晒成暗红色的茶树茎上,又长出了一小段嫩绿色的茎干,不少的茎尖上,还冒出了新的绿芽。

  周宝国松一口气说:“这样的茶树,就算是救活了。”

  现在,网上出现了“明年西湖龙井要绝收”的传言,昨天,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做了澄清:

  明年西湖龙井春茶减产已成定局。减产程度将取决于旱期持续时间长短、严重程度和旱期过后的补救措施,目前仍难以预测。但是“绝收”的说法不实。

  夏天长出来的茶芽,茶农都是剪下来扔掉的。所以西湖龙井茶品质如何,取决于今年冬天抽出的嫩芽。所以,只要熬过今年的干旱,明年春茶的品质也不会受到影响。

  至于明年西湖龙井春茶的价格,茶农们说,肯定是要涨价了。现在每天浇水、用电泵、还要请人帮忙,成本要比往年高出很多,所以春茶价格会水涨船高。

  茶农们估计,明年春茶的价格,可能会比今年贵两成左右。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