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建“隐形水库”收集雨水
今年,海淀在地下建了3处看不见的“隐形水库”,专收天上雨水。收集的雨水可以保持3个月不变质,灌溉树木花草相当适宜。目前,中关村展示中心“隐形水库”已经投入使用,仅8月11日那场大雨就存下雨水3000立方米。
3处“隐形水库”分别建在中关村展示中心、杏石口桥和门头馨村小区,主要为解决周边道路的雨天积水问题。
中关村展示中心位于万泉河桥西北角,其东侧绿地下的“隐形水库”上周日刚刚投入使用,就接受了瓢泼大雨的考验。“新建宫门路便道上一点儿积水都没有,全都下渗到了蓄水池里。”负责该工程的海淀区水务局项目办副主任刘鹏飞说。新建宫门路位于中关村展示中心北侧。上半年,道路进行了整体改造,原先的水泥铺装路面全部改成透水砖,地下还铺了40厘米厚的砾石层,雨水下渗后,通过导管汇集到地下蓄水池里。
这个地下蓄水池就是所说的“隐形水库”,占地2000平方米,深度约4米。目前,蓄水池上方已经铺上了草坪,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端倪。
地下“隐形水库”是由800口六边形的渗水井组合排列而成,结构上类似于蜂窝。井壁是用高科技的透水材料制成,每一口井的水都是相通的。更奇妙的是,井底铺了一层透气防渗砂,收集来的雨水不会下渗到土壤里,并且因为具有透气功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鲜”,“大概可以保持3个月不发臭、不变质。”
据了解,中关村展示中心“隐形水库”的容积为7000立方米,主要收集海淀公园、展示中心和新建宫门路雨水,年设计可利用及调蓄雨水9.28万立方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万泉河桥区的积水问题。
位于杏石口桥和门头馨村小区的地下蓄水池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这两处蓄水池总容积近7000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6.5公顷。工程建成后,年设计可利用及调蓄雨水8万立方米。
海淀区水务局局长孙继光介绍,在建设雨洪利用工程的同时,海淀还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强制措施:凡是新建(含改、扩建)项目,一律要配建雨水收集设施,否则不予审批。该措施自2011年12月出台以来,已审查68个项目。通过建设雨水收集设施,项目范围内三分之一的雨水将得到蓄积、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