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几位高职院校的老朋友聊天,大家都在抱怨:自己整天像蜜蜂一样忙个不停。要么就是在忙教学成果奖申报,要么就是在做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教改,要么就是在写考核评估验收资料。总而言之,都在加班加点写方案、整材料、填数据、做网站、拍录像、传资料。
大家一致的感慨是,忙到头来仔细想想,除了拿到一点点建设费用或者奖励之外,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实实在在的益处,这些所谓的“成果”会不会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会不会只是“自娱自乐”。大家继而疑惑:高职院校老师是不是舍了做学问搞研究之本,而逐教学外在形式之末,剑走偏锋跑偏了题?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属性是高职院校的第一属性,职业性是第二属性。和中职相比,高职的“高”就“高”在更加强调科研和社会服务,而不光是教书上课。对于工科类高职院校,更应当如此。这其实也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核心功能明确规定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强校之魂。一所高职院校,没有几个像样的响当当的科研成果,说你办学水平高,办学质量好,就很难让人信服。由此可见,这些朋友的疑惑,是高职院校普通老师本能的、理性的反省和思索。
但客观地说,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更多地被教育主管部门用各类评估、考核和申报的“指挥棒”牵着“鼻子”走,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教学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从而导致较之于本科院校来说,科研和社会服务重视有限,科研项目经费少,专利和专著少。这里仅以科研经费为例,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经费与高职院校相比,简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根据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科研统计资料显示,在统计的37所普通本科院校中,科研经费为64.3亿元,一所学校最高达15亿元,平均每校科研经费为1.74亿元。在统计的41所较好的高职高专院校中,经费总额仅为1.08亿元,最高一所学校才0.11亿元,平均每校0.026亿元。从统计的结果看,41所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总量仅为普通本科院校平均数的一半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平均数为高职院校平均数的近70倍。这一对比,足以见证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实力相去甚远。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科研和服务水平不高有如下原因:一是老师课程多,没时间做。笔者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年平均工作量500个学时左右,甚至更多。以平均每学期18周为例,每周需上大约15节课左右,才能完成工作量。所以,高职院校的老师很多时间都在备课、上课,无力无心再去做科研、写论文,搞服务。而本科院校的老师周平均课时量仅为5~8个学时,他们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用到科研和社会服务上。二是学校不太重视,老师图轻松、兴趣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由中职或其他类型学校转制升格而来,原本科研和社会服务氛围不浓。对于一些新组建成立的高职院校,有些老师可能从本科高校直接调入,他们到高职院校的一个目的就是觉得高职院校没有科研压力,比较轻松。三是老师信心不足。老师根深蒂固地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和服务能力无法和本科院校相比。所以,干脆自暴自弃,甩手不再去做。四是学校层面的引导鼓励不够,政策支撑不强。学校没有制定出好的政策,按照分类指导原则,给擅长做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人减免工作量,鼓励让他们去做研究、下企业、搞服务,从而形成促进科研工作的“鲶鱼效应”。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科研和服务绝无本科高职之分,学问和成果绝无本科高职之别。搞研究、做学问是一个“共系统”下本科、高职的同台较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要你能为企业解决问题,企业同样信任你,佩服你,下次遇到问题还会找你。企业同时就会在业界宣扬你,你和企业的合作就会加深,你的社会影响就会逐渐扩大,社会对你的依赖性就会越大,你的存在价值就会越高。
从这个角度说,科研和社会服务才是高职院校的实质性“内容”,也是发展之道。评估、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等都是走“形式”。相对而言,形式的东西往往随人意志而改变,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形式的东西做多了,就容易成为形式主义。所以,高职院校的老师需要静下心来,不随波逐流,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做实做强。只要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高,哪怕没有精品课程,没有教学成果奖,你的地位就是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