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臭氧存在于距离地面30公里左右的平流层时,它有助于保护人们免受紫外线伤害,但是当地面臭氧浓度较高时,反倒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伤害。
去年3月,环保部出台了新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了三项污染物指标:一氧化碳、臭氧8小时浓度和细颗粒物(PM2.5)。
所谓“臭氧8小时”,也就是一天中最大的连续8小时臭氧浓度均值。研究发现,人在臭氧低浓度水平下暴露6到8小时,会引起健康效应。因而国际上的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多为8小时浓度值。
地面臭氧并非从天而降
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臭氧没有一次排放源。地表附近的臭氧,和高空外的臭氧层也没有太大关系。
那么,这些地面臭氧是从哪里来冒出来的呢?
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我们有时会觉得空气带着浅棕色,还伴随着辛辣刺激的味道,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则是里面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烟雾中有着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它们跟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后,在阳光辐射和温度的催化下,便形成了臭氧。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在强光照和较高温度条件下,臭氧生成机制会加速运转。而静稳的大气中,臭氧还会不断积累。
因此一般来说,光照越强,臭氧污染越严重。臭氧污染的出现,一般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其中6-8月份浓度比较高。
从一天来看,早上开始臭氧浓度不断增加,在中午1点左右出现峰值,下午2-3点持续高值,到傍晚5点左右逐渐降低。特别是少云、无风的天气下,最容易出现臭氧污染。
B影响
1.心血管
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心血管、呼吸道系统的破坏性很强。浙江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钟诚告诉记者,此前国外曾有研究显示,臭氧浓度每增加千万分之一,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就增加4.4%,和每天吸入6微克PM2.5的危害相当。
据其介绍,吸入过量的臭氧,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平衡,增加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今年夏天,医院已经收治了二三十位上述症状的病人,比往年增加了一倍。”钟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