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来自华尔街日报的观点认为,关于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为何会远低于信贷扩张的步伐的原因,央行在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不同解释,其中一些较其他说法更加中肯:更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其中土地储备、购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在项目开工之前并不产生GDP(国内生产总值)。
对经济学家来说,目前的热议话题是中国经济增速为何会远低于信贷扩张的步伐。最近几个月货币供应量以接近15%的同比增幅增长,但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却仅为这个速度的一半。
在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文)中,通常三缄其口的中国央行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不同解释,其中一些较其他说法更加中肯:
——更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其中土地储备、购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在项目开工之前并不产生GDP(国内生产总值)。
——在形势和预期不稳时,企业更倾向多储备资金,并可通过(以更高利率)借给其他资金需求者获取收益。
——在传统低效产业边际产出递减的同时,新兴产业尚未产生明显经济效益。
——金融深化过程也会使融资环节增加、链条拉长。
中国央行认为,在经济潜在增长率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这种使用资金的传统理念(指储备资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整体而言,中国央行的语气显示出自信。中国央行表示,M2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不同步”并不是新现象,特别是经济景气度相对较低时。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央行强调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中国央行表示,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关键还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内生增长动力。央行借此向中国领导层传达的信息是:只有解决经济结构问题,才能修复金融体系。
中国央行还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的通货再膨胀政策进行了抨击,警告称日本最终可能会引发新的资产泡沫。
在避免提及围绕中国东海争议岛屿紧张关系的同时,中国央行表示,短期看日本政府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初见成效。但央行指出,如果新的经济增长战略缺乏关键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或者落实不坚决、不到位,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可能难以持久,甚至引发资产泡沫、财政状况恶化。
如果围绕争议岛屿的紧张局势缓和,或许中日双方可以停止相互指责并向当地渔民发放贷款。这或许比向面临产能过剩困扰的中国企业投放信贷能带来更高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