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破落的小院里读书,是王学良如今最快乐的事
王学良在玉米地拔草
王学良的父母一脸苦楚
最近半年多,在秦市抚宁县牛头崖镇大泥河村的村间地头多了一个年轻的身影,他一肩扛起了家8亩地的所有农活,与体弱的母亲一同照料重病卧床的父亲,每天的大多时间都在奔忙。只有在村民们都进入梦乡的夜晚,借着丁点灯火捧书苦读的他才会显露内心继续学业的深切渴望。他叫王学良,是齐齐哈尔大学历史系二年级的在读研究生,为照顾重病的父亲,加之无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他已经离开学校半年多了。
受助学子传爱心:请帮帮他
“抚宁县大泥河村在读研究生王学良父亲患尿毒症多年,家庭极其困难,致使王学良无力继续学业,请你们帮帮他吧!”数日前,本报曾报道过并获得了资助的贫困学子张子奇给记者发来求助短信。
张子奇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家境贫困的他为继续学业四处打工,获得资助成功进入大学后,他成绩优异,勤工俭学,并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他告诉记者,孝顺自强而不怨天尤人的王学良令他感动也惋惜,但自己能做的也只是给他精神上的支持与慰藉,没有能力切实的帮助他,于是他就想到曾经帮过他的燕赵都市报,希望通过媒体的关注能帮助王学良完成学业,给王学良贫弱的家人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带着爱心学子的殷切希望,昨日,记者与福彩中心、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一同驱车赶到大泥河村,见到了刚刚去地里拔草回来满头大汗的王学良,“因为没钱买除草剂,地里的草拔光了很快就长出来了……”王学良平淡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无奈。阳光撒在他晒黑的面庞上,他的身后破败院落破旧的房屋更显萧条。
孝顺儿子扛起家中生活重担
“家徒四壁”用于形容王学良的家都已略显苍白,盖于五六十年前的土坯房因严重漏雨已无法居住,他们一家三口借住在院前已被儿子接走养老的亲戚家。借住的房子也是建于五十多年前的泥草房,低矮狭窄,已经坍塌的坑洼不平的大炕上,一床十几年前的老草席,几口破旧的木头箱柜便是他们的全部家档,大炕正中躺着已无自理能力的父亲王英。
“要不是我看的紧,他爸爸可能早就没了,他觉得活着太拖累我们,总想着寻短见……,可是他死了,我们的家也就不是家了。”说起王英的病,母亲宣丽荣立时流下泪来。她告诉记者,1999年,王英得了慢性肾病,因为耽搁了治疗,2011年发展成了尿毒症,身体每况俞下,如今各项指标都属高危,应每三天透析一次。为给王英治病家里已欠了十多万元的外债,因实在承担不起高额的住院治疗费,这近一年来王英一直在家靠简单的药物挨着时间,发病严重时才偶尔去趟医院,就这样每月也需要两千来元的医药费。
因为王英重病身边需要有人随时照顾,61岁的宣丽荣也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干不了重活,家庭的全部重担就全落到了尚在读研究生的王学良肩上。“村里没给我家办低保,家里的8亩地是我们惟一的经济来源,不能让他们再为我操心了!”自去年寒假回家后,王学良就向自己的导师请了一学期的“假”,播种、除草、施肥、浇水、扒炕、修房……他每日都挥汗如雨;给父亲按摩身体,扶父亲去厕所、照顾他吃饭用药、开导父母让他们宽心……他每天都细心周到。
他做梦都希望能完成学业
王学良让同学将本学期的课程寄了回来,在夜深人静或偶尔的空闲时间里悄悄研读。“上学期的课程我都自学完了,我做梦都希望能重返学校完成学业,好让父母以后多一点依靠……”说起学业,王学良的面容不再平静,凄楚中带着倔强,他说无论多难,他一定不会半途而废,一定要完成学业的。
宣丽荣悄悄地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喜欢学习,一直成绩优异。2006年高考时没考好,考取了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的专科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接着考取了河北北方学院的专接本,并于2011年考上了齐齐哈尔大学的研究生。自上大学以来,他的学费都是靠贷款和打工解决的,因为家里穷,他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控制在400元以内,在学校里很少吃菜,以馒头为主,周末课业少经常一天就吃一顿饭,饿了就喝水充饥……。上学期间儿子一直很瘦,这半年多在家虽然忙累,但他毕竟每天能吃饱饭才壮实起来。
宣丽荣说着就已泣不成声,她说:“虽然儿子从来不说,但我们知道他有多想去上学,可是家里连他的生活费也出不起啊。去年她们夫妻俩想将家里的8亩地全卖了,让儿子可以继续学业,可是最终却因为没人买做罢了。”
宣大妈说:“学校的导师多次打来电话催儿子返校,并已要求9月份必需返校,可是儿子上学期的学杂费还欠着学校呢,新学年一万多元的学杂费更是没有着落。如果能有好心人拉孩子一把,帮他把最后一年学上完,我们一家将终身感恩戴德。”老人愁苦的脸上闪过一丝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