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正是美容整形手术的高峰期。但在医院,每天都会有很多求美者被专家或委婉或坚决地“拒了”。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国贸门诊部主任李发成告诉记者,在每周一次的门诊中,他至少会劝退一半的人;记者在跟随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靳小雷出诊的过程中,一下午被他拒绝的患者至少有十多个人,这其中既有小女孩,也有中年女性。
为什么医生会对求美者说“不”?李发成说,医生拒绝手术的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身体状况不允许的,比如年龄不够18岁、骨骼尚未发育好,身体有基础疾病、短期内做过同样手术等;另一种可以归结为患者的心理条件成熟度不够,有的人过于追求完美,有的人来做手术漫无目的,有些人指望通过整形手术改变命运……
李发成说,整形手术不是“魔术”,如果患者高估或者过分依赖手术,恐怕要先解决心理问题,然后再来找外科医生“锦上添花”。概括起来,有七类人不适合做整形手术。
追求完美型
夸大微小缺陷
“大夫,你看我这眼睛是不是双眼皮不够双啊?”
“大夫,我这鼻梁是不是不够高?”
李发成说,追求完美型的特点是“无限”夸大微小缺陷。这些人形象在外人看来并不差,甚至可以称之为美女、帅哥,但他们对自己一点点的小缺陷极其紧张、焦虑。李发成甚至遇到了为此辞去工作的人。这类求美者有个共同的特点,比如不时地照镜子,在镜子里比画着如何改变自己的形象。李发成说,很多过度追求完美的人有可能存在心理障碍,他们不适合整形手术或进行美容治疗,建议最好先看心理医生,解决心理问题后再考虑整形手术或者美容治疗。
不切实际型
照着偶像“整”
这类求美者的特点是想把自己整成心目中的偶像。在李发成的门诊中,每次都会有不少求美者拿出手机,从里面调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个超级美女,“我就想整成这个样子。”李发成说,求美者就诊时拿着偶像的照片要求医生按照偶像的样子对自己进行塑造,心情可以理解。但整形美容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重塑、美化,可以理解为“锦上添花”,但绝不是“变魔术”,不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人。
漫无目的型
“您看着整吧”
“大夫,您看看我该整哪儿?您看着整吧!”
李发成说,这是整形医生常听到的一句话,也是最让医生头疼的一句话。现在很多时尚的女孩把整形美容看成是一种时尚,但如果问问她们到底对自己哪里不满意,想做什么手术,她们却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样的人,整形医生通常也不敢做手术。李发成说,正因为她们没有目的,实际上心理预期往往很高,给漫无目的的求美者做了手术,很难达到其心理预期效果,而且很容易后悔。
改变命运型
美容改变命运
“我工作生活事事不顺利,就是因为我长得不好看。”
“我要是更漂亮点,肯定发展得比现在好。”
李发成说,指望一次手术就能彻底改变命运的人,也是让医生犹豫的求美者。这类求美者把感情生活或工作中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容貌,想通过整形手术改变生存状态。但一旦手术后生活境况没有改善,这类患者就会面临又一次打击,使得他们对生活、工作更加失去信心。
年龄不够型
手术影响发育
在日常门诊中,医生常会遇到年龄不满18岁的求美者。李发成说,多数18岁以下的求美者会被医生拒绝。不到18岁的孩子还处在生长发育期,除了一些先天发育不好或者因畸形影响功能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整形治疗;过早治疗会干预正常的生长发育。此外,不到18岁的孩子心理尚未成熟,也不适合进行整形或美容治疗。
健康不佳者
并发症几率高
到医院进行整形美容手术,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健康状况良好。李发成说,如果求美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等基础疾病,或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好等,对手术的耐受性不好,就会大大增加手术的风险,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高,恢复慢,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
“二进宫”者
最好间隔半年
“大夫,我这眼睛刚做了双眼皮手术,但是效果不好,我想重新做。”在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的门诊里,来“修复”的患者特别多。
李发成说,做同样的手术,最好要间隔半年以上。这是因为手术留下的创伤需要几个月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而且大多数整形手术半年后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如果短期内再做修复,不但会增加手术风险,效果也很不好把握。贾晓宏阎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