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心理健康
近2亿人有心理障碍 小心4个先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05 09:49:24

  如今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这无疑加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怎样才算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近日,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邸晓兰教您如何管理好心理健康。

  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严峻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2009年6月,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对中国四省6万多名成年人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年人群30天内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达17.5%,约有1.73亿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在诸多精神疾病中,上升最快的是号称“第一心理杀手”的抑郁症。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字,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生率已经达到4%以上,需要治疗的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600万。在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的人试图自杀。此外,患焦虑症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5%,患失眠症者占总人数的4.2%。至于患普通抑郁、焦虑和失眠的人,就更可观了。

  国人心理健康现状如此严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保持健康心理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呢?

  健康心理有10条标准

  生活中常听人说:“那人性格真怪,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但性格“怪”,并不一定是心理不正常。心理是否健康要看和环境的一致性、精神活动协调性和个性的稳定性是否正常。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很早就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和他人,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趋于正常,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他们能自由、适度地展现个性,并且与环境和谐相处。他们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心理障碍有4个先兆

  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不能入睡,日夜颠倒。与正常人的失眠不同,精神病人失眠无明显原因,不主动求医,常连续数日,虽彻夜不眠,次日仍毫无倦意,甚至精力旺盛。

  记忆障碍:表现为记忆减退,尤其以近期记忆减退为主,经常丢三落四,刚做过的事转身即忘。

  过分敏感多疑: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如听到别人讲话,就怀疑是在议论自己;别人做事是针对自己;有的甚至捕风捉影,无中生有。这种多疑与正常人的多疑不同的是,虽经事实证实不存在,但患者仍坚信不移,无法说服,内容荒诞无稽。这种病态的思维称为妄想。

  性格改变:精神病人早期可出现性格改变,如原来热情、乐观、善于交际的外向型性格的人,逐渐变得独处、少话、淡漠、退缩,原本内向的人会更加内向,甚至社会能力逐渐降低。若没有特殊原因出现性格改变,应考虑是病态所致,而绝非一般人认为的“思想问题”。

  5句话助你减压

  心情不佳,如何调整?首先,不要试图改变自己的个性,要学会接受自己、欣赏自己,只要努力了,你就是最好的。其次,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太苛刻,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再者,必要时学会妥协。即使暂时逃避也无可厚非,人生有时就是要退一步才能前进。在遇到挫折时,应暂时把烦恼放开,先去做你喜欢做的事。等到心情平静后,再重新考虑如何解决烦恼,这时才能理智面对,妥善解决。最后,为别人做点事,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但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珍贵的友谊。要善意待人,不要处处与人竞争,更不要猜测别人的心理。压力大时,可以告诉自己5句话,能够减压。

  

 [1] [2] 下一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