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不回家不打工 “留校族”的别样暑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7-31 15:10:53

  眼下正是大学生们悠闲享受暑期生活的好时光,可是,银川高校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留校族”。他们放弃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留在校园里,或复习备考,或实习参赛。炎炎夏日里,记者走访了北方民族大学的“留守一族”,看看他们别有一番滋味的暑期生活。

  最刻苦:留校复习备考族

  对于考研一族来说,这个暑假是他们备考的关键期。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大三学生田甜便是考研一族,今年已经是她第二次选择在学校过假期了。由于所学专业很难就业,田甜几经犹豫,最终决定考研,希望通过读研让自己的学识更丰富,以后找工作顺利些。与田甜情况相似的学生并不少,考研学生刘影也告诉记者,学习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每天过着寝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

  除了考研生,留校族里还有不少备考其他考试项目的。张景迪是法学院大三学生,为了参加9月14日的国家司法考试而选择留校复习。据她介绍,和她同宿舍的6个姐妹,5个都和她一样选择了留校备考。

  最枯燥:提升能力参赛族

  利用暑期参加社会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邵姣是北方民族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大三学生,为了参加9月20日的第三届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她放假没回家,“我们班32人,留校的有2/3左右,现在大部分时间,我都和小组成员在实验室做设计,去年学校参赛的只有3组,今年有8组参赛。”让邵姣印象最深的是7月24日这一天,三位指导老师带大家参观了上海华源药业宁夏沙赛制药有限公司的冻干车间,车间的布置给了参赛学生很大的灵感和启发。

  据了解,除了参加制药比赛的留校学生,许多学生还为参加中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羽毛球大赛等比赛做准备。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方便留校学生,学校在暑假期间,除提供热水、开放教职工食堂外,还定期开放图书馆和浴室,为留校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此次假期留校人数将近2000人,是学校留校人数最多的一年,”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处综合管理科冯静茹老师统计。

  最心急:提前充电实习族

  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让不少学生提前进入职场充电,因此,暑假实习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暑假一开始,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罗霞就到新华社宁夏分社实习。“马上大四了,也该强化一下实践能力。”罗霞每天的必修课不再是那些专业课,而是挤公交。单位要求每天早上8点半必须到,因此罗霞每天都过着早上6点多挤公交的日子。她告诉记者,刚进入社会很多都还不适应。

  “虽然辛苦点,可实习的收获真不少!”大二学生欧阳是为数不多的大二留校生,目前在宁夏电视台实习,思念家乡的她,常常安慰自己,暑期留校实习既可以丰富阅历,还可以“避暑”,家乡长沙三十六七摄氏度的高温,也让她很珍惜在银川的清凉日子。

  话外音求长远:提早做好职业规划

  记者采访中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迫切想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意识”很强。“我不想让父母规划我以后的人生,所以不管是考研还是工作,我都提前做准备,假期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大二学生小钱说。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必须认清形势,提早做好职业规划。现在的社会不仅需要学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有能力,实习和参赛学生留校为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考研学生当然更是职业规划。但是不论充电提高自己,还是渴求一种多元化的假期生活方式,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北方民族大学姜文姬老师特别提醒。她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容易抱怨,甚至对成功的定义有曲解,这一点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给予良性的引导,父母和老师平时除了注重学生的成绩外,更应该关注如何让他们从“智、能、趣”三方面来规划未来。“如果能通过社会实践来促进大学生的危机感,让他们能提前自我反思,也是一件好事。”姜老师表示。

来源: 银川晚报 作者: 记者乔建萍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