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专题
平行志愿下如何报考高职名校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7-26 14:10:49

  高职院校以其独有的就业优势,引起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但是面对今年的平行志愿,如何报考高职院校?很多考生和家长对此还存在不少疑问。本报特邀请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与招生处处长明照凤为广大考生答疑解惑。

  什么是平行志愿

  如何报考高职名校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先后顺序的院校志愿,今年山东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即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平行志愿对于整体考生是“分数优先按志愿,分数相同看科目”,对于单个考生则是逐一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捡,捡完则完”的投档原则和操作步骤。即按分数高低,先投高分考生再投档低分考生,每个考生有六个一志愿院校,如果成绩达到其中某学校的投档线,都会被投出,这样高分考生志愿风险就大大降低了,对考生而言,实行平行志愿能够降低志愿填报难度和风险,让考生“分尽其用”。例如:对担心报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校会落榜的考生而言,平行志愿可以减轻其顾虑,现在可以大胆地报考我校了。

  同时,考生在报考时,还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平行志愿中的6所学校是有先后顺序的,考生要把最想上学校放在第一个;二是平行志愿之间要有梯度,要有“保底”学校;三是一次性选择这么多的学校和专业,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不能太随意。比如:很多考生想报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400分左右的学生为例,第一志愿报普通高职(A832),第二个报商职学院的校企合作(Y026),第三个报商职的中外合作(A832),这样报考的志愿有梯队层次,录取的几率比较高。

  作为考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职院校呢?就业要了解高职的分类与优势。

  高职专科的分类及优势

  (1)国家重视,发展前景广阔。近些年来,社会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部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由高职院校来完成。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逐年增大,从2005年-2010年全国相继建设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几年陆续的推出了骨干高职院校和特色高职院校。我校作为首批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示范性验收。

  (2)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就业形势好。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例如,我校制冷专业、计算机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在连年递增,去年就业率达到了99%以上,其中正式就业率超过96%。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的主要是因为,学校实行“名校名企育优生”战略,建立了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自上而下的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指导学生就业与创业,以建立创业型大学为目标,实现创业带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同时与用人单位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或订单培养计划为学生的就业拓展空间。

  (3)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专业设置合理,毕业生学有所用。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通过严格的校内实训和毕业实习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我校就是通过近10年的社会需求跟踪分析和对部分省市紧缺专业的调研,有针对性地创设了相应的特色专业、示范性专业,订单班的专业,其毕业生全部高质量顺利就业。

  (4)“双师型”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业到职业的华丽转身。我校普遍选用“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这些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他们多数都有较长的企业实践经历,能觉察到所教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把最新的专业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带进教学中,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企业及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

  (5)学生专业技能强,符合社会需求。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实习时间多于本科院校,通过产学结合,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和强化,可胜任当前岗位的实际操作,毕业生到企业可以直接顶岗,自然受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6)双证书教育为学生就业打开腾飞的翅膀。我校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规定教学计划外,学校还要组织他们考取国家各类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这样,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校学生的持证率在100%以上,有些同学拥有三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提高了他们在就业应聘中的竞争优势,同时还拓展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1] [2] 下一页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