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地铁“纳凉事件”的深思 高温关怀体现公共服务艺术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7-26 08:32:46

  炎炎夏日,各种避暑纳凉方法层出不穷。近日,杭州地铁的“纳凉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这起事件引人思考:对待“纳凉族”,我们该有怎样的胸怀?对待避暑刚需,城市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服务?

  据介绍,杭州地铁关闭空调仅发生一次,而且事出有因。应该说,地铁管理方出于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考量“不提倡”纳凉,是对公共资源专业利用和公平分配的负责。若是出于公共管理需要,对纳凉者进行婉拒劝阻亦无可厚非。在这问题上,民众无需紧盯某个机构不放,更多的是要寻求一种环境补偿和人文关怀。

  满足普通民众的避暑纳凉需求,是一种公共服务的延伸。对纳凉的普遍需求,只要不妨碍自身功能和安全,不妨从设计上给予考虑。

  在国外,会有许多类似于“社区中心”的公共场所,在极端天气,它会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庇护。杭州许多社会机构一直以来也都在不断探索纳凉模式。每到夏季,乘凉成为杭州图书馆培养市民阅读氛围的好契机;各大超市、商场乘凉位上也常“客满”。去年,包括曲阜、巢湖、湖州、温州在内的多个城市纷纷倡导沿街商铺设立“爱心避暑点”;而上个月,江西吉安市政府直接发文要求公共场所为群众纳凉避暑提供方便,前提是保持环境整洁和秩序良好。

  把纳凉工程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延伸,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突出对特殊行业如环卫工、建筑工等露天高温作业者提供“清凉”设计,并纳入“防暑降温”的监管与管理中保障提供。公共场所、商业机构在确保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应允许公众逗留避暑,形成倡导性的义务、惯例,并内化成杭州“最美”现象的一部分。

  作为公共管理,有关方面需要在整体公共利益与部分群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而个人在获得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应严格遵从公共规范。群众在公共场所纳凉,“膀爷”少露点,环境爱护些,服从秩序管理,这些都是市民文明的体现。有关部门对特设纳凉场所进行硬件改造,增设文化娱乐项目,丰富纳凉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却也不失为一道特色人文风景。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单春盈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