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7月20日讯“这还是原来的小山村吗?”7月19日,在三衢山脚的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金华商人陈进友感叹。
十多年前他曾到此运销石灰,在他的印象中,路里坑村是灰蒙蒙的一片,听得最多的是开矿爆破声。而如今,他眼前的却是蓝天和青山,听到的是蝉噪和鸟鸣,已经恢复了宋朝诗人曾几《三衢道中》的千古绝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所描绘的景象。
距三衢山不远处正在建一座大型停车场,停车场后面的山,虽然有的山尖少了一半,有的山体凹进一块,但后来补种的草木已是枝繁叶茂。“这是当年挖石灰挖的。”村支书黄会贤说,三衢山周边都是石灰山,村里人靠山吃山,最多时有22座石灰窑和32家石灰加工厂,“如果挖到现在,可能三衢山都被‘吃’掉了。”
幸运的是,常山县适时开展矿山资源整治,从之前的关停小立窑、小矿山,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告别石煤烧石灰小土窑的县,到如今企业环保整治,严查车辆“跑冒滴漏”现象,引进“元立”等大企业科学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像今年上半年就有20多家企业停业整改,还了矿区一片蓝天。
停车场对面一家名为“三衢农庄”农家乐的老板刘小坑以前是一位“石灰老板”。“以前别说开农家乐,家里门窗都不敢开。”刘小坑说,烧石灰那会,门前毛竹叶都是黄的,稀稀拉拉。他带我们来到屋后的山上,几棵足有一抱粗的板栗树已结出青色的苞囊,“以前山上、树上像戴白帽子,这几棵板栗树在那几年一直没结过果,差点砍掉。”如今的农家乐,门对翠竹,背靠青山,清幽的环境招来许多食客,每年能赚20多万元。
刘小坑坦言,当初县里要关停他的石灰窑,他一度想不通。后来,刘小坑家门前的竹林变绿了,后面的山变青了,到他家做过客的人都说,这样的环境不开农家乐真是可惜。众人的建议让刘小坑心动了,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彻底告别石灰生意,回家专门经营起了农家乐。
这些天,刘小坑在板栗树下整理出一亩多空地,准备继续扩大农家乐规模,已向镇里报批。“主要是想发展住宿,今年三衢石林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游客更多了,像上海一帮客人就时常来电话,想来避暑,但我们这没房间。”刘小坑感叹,都说靠山吃山,但这“吃法”可大有讲究,原来烧石灰的石头山,谁能想到成了大景区?现在村里正在给原来的矿山、窑洞复绿,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他也要早做打算。而在路里坑,像“三衢农庄”这样的农家乐有11家,今年有望扩大到20家。在常山,石头山的“变形记”仍在继续。“三衢山作为衢州的母亲山,只是先‘变’一步。”常山矿产资源整治办公室负责人说,今年县里又要通过新一轮的矿产资源整治,让蓝天、绿地在常山矿区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