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连城的古董“低价贱卖”,遇到这等“好事”,你会出手吗?陈先生和唐女士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结果掉进了骗子的陷阱,白搭进去近万元。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市区月河历史街区,案发时间相隔只有3个小时。目前,警方已受理这两起案件,展开进一步调查。
据了解,“售卖假古董诈骗”已成为月河历史街区的一大“顽疾”,每逢周日古玩市场开市,这类案件便时有发生。虽经公安机关多次打击,但诈骗团伙总会“前赴后继”。
“古董”是玻璃合成品
陈先生原先是一名货车司机,最近改行在月河历史街区摆摊做生意。7月14日早晨7点,一名中年男子与一名小伙子在陈先生的摊位附近争执起来,引来了不少围观者。争执的内容是关于小伙子手上的一件“古董”。没过多久,中年男子愤然离去。陈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这只是一场骗局的开头。
小伙子在摊位前走了两个来回,陈先生出于好奇,说想看看他手上的“古董”。“到那边去说。”小伙子压低嗓音,带陈先生走进一条僻静的小巷。“他说‘古董’是从北方的古墓里偷来的,价值连城,现在急于脱手,只卖1万元。”见对方神色慌张,陈先生有点相信了,说自己身上钱不够,只有7000元。小伙子连说“可以”,一副着急的表情,陈先生更加相信了,“当时想,要不是偷来的,他也不会这样紧张。”
陈先生抵挡不住眼前的诱惑,数钱准备交易。可钱还没清点完,小伙子伸手夺了钱就跑。此时,陈先生还没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只是心里嘀咕道:“这人也太着急了吧!”拿着“古董”返回摊位的路上,陈先生还不免得意。很快,陈先生便变得惴惴不安,因为他发现隔壁摊位在卖一模一样的“古董”。上前一问,他才知道买来的“古董”只是件玻璃合成品而已。陈先生追悔莫及,赶紧报警,而此时已难寻骗子的踪影。
据了解,售卖假古董进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来在月河历史街区屡屡发生。就在陈先生被骗的3个小时后,来月河历史街区闲逛的唐女士也上当了,被骗走2500元。唐女士遇到的骗局和陈先生遇到的一模一样。
除了作案手段相差无几,此类案件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发生在周日。作为月河历史街区特色之一的古玩市场每逢周日开市,售卖陶瓷、玉石等古玩和工艺品的摊位沿街铺陈,游客、古玩爱好者慕名而来,一副人头攒动的景象。这也给行骗者提供了一定的契机。“经常看到有人被骗。”在月河历史街区经营一家文玩店的老师傅说。
据警方介绍,此类案件通常由团伙作案,“卖家”的周围总会有几个“托儿”。“这些‘托儿’佯装顾客,拿起假古董左看右看,然后故作正经地说是‘宝贝’,诱使受害者上钩。”在陈先生被骗的案件中,那名先前与小伙子争执的中年男子就是“托儿”。
我市古玩收藏界的业内人士阿新(化名)接受采访时表示,骗子之所以能得逞,往往不在于骗术有多高明,而是抓住了受害者贪便宜的心理。“受害者都是一些不懂行的人,再加上贪图便宜,就容易上当。”阿新说。
此类案件中的犯罪团伙一般没有固定摊位,而是在古玩市场“游走”的过程中伺机作案。不过,据阿新称,也有犯罪团伙“浑水摸鱼”,直接在古玩市场摆摊行骗,“案件发生得这么频繁,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加大打击力度。”
据警方介绍,虽经多次打击,但骗局时常“死灰复燃”。诈骗团伙一般是流窜作案,行踪不定,给案件调查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我们在月河历史街区有间警务室,警务人员经常会出示假古董对游客进行实物提醒,但效果一般。”新嘉派出所一名民警说。
阿新认为,相关部门和月河历史街区管理方应成立巡逻队,在古玩市场开市时进行高频率的路面巡逻,以震慑犯罪分子。
此类案件频发
收藏古玩要谨慎
对于一些古玩爱好者来说,一般很少会轻易掉进骗子的陷阱,但在日常收藏过程中也往往因“看走眼”而尝到上当的滋味。
当下,古玩交易繁荣至极,但也存在着乱象,如制假售假。“古玩市场上的确存在售假的情况,有的是仿制品被当作真品,甚至卖家自己也不知道,也是从别人那买来的。”阿新说,“这就要看买家的‘眼力’,识货不识货了!”
另据阿新介绍,在摊位上买古玩,一般没有正规发票,之后若产生纠纷,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大额交易时最好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对买到的古玩不放心的话可拿到博物馆去鉴定一下。”阿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