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理财投资
7月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落 短期高收益产品存隐忧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7-15 10:29:14

  步入7月,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发现,3个月以内预期收益率高达7%、8%的银行理财产品已基本绝迹,多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回落至5%以下。业内人士指出,按照正常情况,半年节点过后,银行理财产品一般会回归正常收益水平,再加上6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企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有关,而进入7月份,银行间流动性有所缓解,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开始迅速回落。高收益率产品的销声匿迹将影响理财产品的吸引力,继而影响银行吸收资金的能力,恐造成前期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兑付困难。

  平均收益率回落至3.85%-4.32%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7月初发行的理财产品募集期限大大缩短。

  平安银行多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募集期仅为一天,以平安银行发行的一款79号聚财宝周末发人民币理财产品来说,销售起始日期为7月11日,而销售结束日期为7月12日,投资标的为银行间市场工具。另有不少大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募集期限也较短,仅为两三天,农业银行一款2013年第196期金钥匙本利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募集期从7月10日至7月12日。

  而6月发行的理财产品募集期限大部分较长,在5个工作日左右,有的产品甚至长达10天。

  其次,7月初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大幅跳水。普益财富统计显示,在6月29日至7月5日的一周中,35家银行共发行了232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期限最短为3天,最长为36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2.00%,最高为6.6%,与上期报告相比最低预期收益率下滑80个基点,最高预期收益率下滑40个基点,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2%,较上期报告下滑39个基点。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指出,以产品投资期限来看,两大期限档次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跌最厉害。其中,1个月(含)以下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2款,较上期报告减少1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5%,较上期报告下滑121个基点;6个月至1年(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49款,较上期报告减少1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2%,较上期报告下滑85个基点。

  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大幅度下跌,让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了。“短短几天,收益率就相差那么多,让人想不到。以后还是要在月末、季末、半年时间点上买理财产品。”一位招商银行客户陈小姐告诉记者。

  前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兑付引担忧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回落将导致销售不畅,而一旦失去吸引力,银行资金将青黄不接,恐造成前期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兑付困难。此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6月21日称,中国金融领域持续的流动性紧张可能会使一些银行在理财产品到期后按时履约的能力受到制约。该行估计,在6月的最后10天,将有超过人民币1.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

  不过,从已公布的理财产品兑付情况来看,还没有出现较大问题。统计显示,6月末有1206款产品到期,其中有153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只有两款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只实现了较低收益率。其余公布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而在6月29日至7月5日的一周中,普益财富统计显示,有777款产品到期,其中有183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达到5%及以上的产品共有18款,几乎都是人民币理财产品。

  据了解,发行新的理财产品以及在银行间市场上举借资金都是支付到期理财产品收益最常用的资金来源,6月末出现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对这两个资金来源都产生了影响。

  不过,银行业内人士指出,流动性紧张是一时的,主要是市场没有跟上政策转变的步伐。短期的流动性紧张不会影响理财产品兑付,一方面银行设定的预期收益率往往留有余地,多数银行在兑付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外,还能盈利。即便偶尔几个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收益率,部分银行也会通过其他产品的超额盈利来补足,或者干脆贴钱来留住理财客户。

 

来源: 扬子晚报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