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上午11点,气温33℃左右。杭州天目山路上,两行绿色队伍在行进。但远远看去,几把花花绿绿的小伞夹杂其中,让整齐的队伍有了违和感。
队列里的是杭州一大学正在军训拉练的同学们,结束上午的打靶训练后,他们要从武警杭州指挥学院走回位于小和山的校区,单程需步行近两个小时。
那会儿,台风“苏力”将来没来,当空的烈日还是晒得人发晕,个别女生打起了伞。
学生抱怨
高温下军训太虐人
记者陪着同学们走了一段,很快满身是汗。
其实早在拉练的前一天,记者就接到该校同学的热线“投诉”:高温下的军训太虐人。
这是一群大一期末阶段的学生,他们期末考完后,还没有来得及展望暑假的幸福生活,就投入了军训。面对他们的不是空调、旅行、冰西瓜,而是迷彩服、迷彩帽和解放鞋,更有那一身黝黑皮肤、叫起口令来中气十足的教官,“我们的教官特别凶,拉练的前一天,有同学提出路上能不能打伞,被果断驳回了。”那位同学说。
随行途中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说起军训他们都有满肚子的苦水。
就像头伏天的打靶拉练,最早的学院凌晨3点就从学校出发,“步行两个小时到靶场,打完5发子弹,又要再走两个小时回学校。”女生们用黝黑的脸庞,印证太阳的毒辣。
这所大学的军训从7月1日正式开始,直至21日的军训阅兵,整整21天,让这些向记者“投诉”的同学们很幻灭,“一半的暑假就这么没了。”
而军训俨然是要像新兵蛋子一般,在操场上练军姿的。遇到动作不规范的时候,少不了被同龄教官呵斥,甚至单独训练,“其中有个男生,被教官罚做俯卧撑,这些天的地面温度多高呀,才做几下手就被烫伤了。”
枯燥重复的军姿、队列训练也是同学们吐槽的热点:“何必把军训弄成这样?难道军训完了我们就像金刚似的?能变成超人?能打过奥特曼?军训教给我们的应该是军人那样的精神,而不是走正步站军姿,把人累得半死。”一位男生说。
还有同学向记者展示脖颈捂出的痱子,将“罪魁祸首”归结为身上的军装:“布料粗糙,还不透气,实在穿不住了。”
校方称如此安排
并非“折磨”学生
军训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但就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大部分高校的做法是,在开学前组织大一新生进行军训。而八九月份的天气,显然比当下的三伏天要凉快一些。上一周,杭州的最高气温几乎都在35℃以上。
学校军训指导处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如此安排,绝非有意“折磨”学生,“大一新生刚入学,还是比较听话的,一年下来有些学生开始‘油’了,散漫不服管,这个时候收一下心更有必要。另外我们对大一新生还不太了解,一年后,辅导员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更全面,对一些体质特别弱的学生能额外关注。”
这位老师说,眼下的三伏天很难熬,所以每天一大早他就要集结学校学生处、医务室、军训部队各方开个碰头会,“通常的训练时间是早晨5:00到6:30出早操,上午7:00到10:00,下午3:30到5:30,尽量避开最高温。如果当日气温达到36、37℃,我们还会调整训练时间。同学们有什么困惑,可与学校直接交流。”
训练过程中同学们的各种抱怨他也看在眼里,他只反问了一句:“帮我们军训的那些教官,其实和同学们一般大,有的甚至还要小几岁,为什么差距那么大?虽然学生和战士分工不同,但磨练一下还是需要的。”
网友热议
军训如何训出实效
记者在学生官方微博、人人网上一些留言中搜罗到围观者对军训的态度:“从军训的价值和意义来说,它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纪律意识、爱国意识。但现在学生在经历过军训后,却依然有同学在平时学习里考试作弊,上课迟到、逃课,说明这种纪律意识不是在短时间能够培养起来的,至于爱国意识,更不是短短十几天军训就能够培养树立的。高校因为教育部规定必须搞军训,但在执行过程中又流于形式。”
“相比单纯的齐步走正步走,向左转向右转,还不如增加一些消防演习、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训练等科目,至少要保证每个学生都会用灭火器。”另一位网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