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房产频道_2013 > 住在衢州
今年首推345套公租房保障房缓解“夹心层”购房压力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7-12 08:17:47
 

兴华西苑保障房小区

  7月9日,今年市区的廉租房、公租房两大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工作刚刚结束了申报,今年保障房的亮点在于市本级公租房将首批试点。公租房的投入使用,对衢城的房地产市场有没有影响呢?昨天,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今年市本级首推

  345套公租房

  记者从市住房保障中心了解到,今年市区公租房约有345套。由于市本级公租房刚起步,因此只能先满足最需要的人群,例如中等偏下收入的人群,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在以后的规划中将逐步被纳入公租房的范围。

  据了解,自保障房申请工作开始后,市区各个社区的咨询电话、上门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除了每年的廉租住房申请,今年的公租房更是受到了很多住房困难户的关注。

  “我属于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夹心层’,目前每月花四五百元租房居住,生活压力还是有点大。”依靠打点零工为生的陈先生说,虽然每月工资也有千把块,即便是不为租金发愁,但生活还是很拮据,按目前的情况想买房更是不太可能。

  市区通荷社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早在公租房申请工作还没开展前,她已经接到六七个咨询电话,申请工作开始后,大伙儿都很关心,尤其是一些达不到廉租房实物申请标准的住房困难户。

  今年是市本级公租房申请的第一年,申请对象定位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租房对申请人的要求条件放得比较宽,具有衢州市区城镇户口且实际居住一年以上,本地无自有住房或未租住公房(包括单位自管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8平方米以下;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在1879元以下的就可申请,符合上述条件且年满30周岁的单身人士也可单独申请。”市住房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市本级兴华西苑小区公租房的租金是同地段市场租金的6折左右,原来符合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家庭经年审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轮候公租房,轮候配租到位后,原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停止发放。

  公租房的推出,让中低收入、有住房需求的家庭有了盼头。由于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市民徐先生就想有机会申请租一套公租房。“市区的公租房都是新房,小区好周围环境也美,租金便宜,离市中心近,也不用发愁房东肯不肯续租、涨不涨租金的问题。”他说,公租房政策让他感到很安心。

  记者了解到,虽然市本级公租房是首次试点,但目前大约已有300多户家庭申请公租房。市本级第一批公租房,最早年内可以配租到位。

  保障房助力部分刚需

  为楼市减压

  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面对住房,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公租房的出现,为这部分人解决了住房难问题,让城市的“蚁族”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屋。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保障房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保障面的扩大,有望缓解我市一批“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为楼市减减压。

  根据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应达到20%,也就是说,到2015年末我市还需实施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9350套(户)。届时,公租房的保障面从目前的中等偏下收入水平的住房困难群体,扩大到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等更大的人群。

  “这些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它们将解决9000多户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许多暂时买不起房的家庭不必再四处借钱买房,而可以先租住公租房,等有条件了再买房,从而缓解楼市过热的压力。”相关人士说。

  “保障性住房的推出,对楼市起到正面影响:保障性住房的保障面扩大,解决夹心层、大学毕业生等的住房问题。”衢州市房地产业协会顾问林元春表示,公租房的建设能有效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得到缓解,公众购房的需求会随之下降,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这一经久不变的市场规律,届时会起作用,使房价顺应市场需求响应下跌也成为必然,因此,发展公租房对稳定房价、促进楼市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祝春蕾 通讯员诸葛莹 廖笑莉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