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海外运营商“低头” 联通大降国际漫游费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7-11 11:08:02

  紧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开始大幅下调国际漫游费。

  昨天,中国联通宣布,从7月10日起下调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港澳台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平均降幅47%,调整后,用户在美国、韩国和港台漫游拨打当地、拨打中国大陆和漫游地接听资费均为0.96元/分钟。

  中国联通方面称,这已经是2009年以来第四次大幅下调国际漫游资费,每次降幅均超过50%,2012年,中国联通对出访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漫游资费进一步下降,其中,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地漫游语音资费降幅较大,最高达85%。

  一周之前,中国移动刚刚宣布漫游资费下调,新增62个国家和地区推出国际及港澳台漫游1元/2元/3元区资费标准,从而将全球总共242个国家和地区都纳入1元/2元/3元区资费标准。

  “中国运营商能大幅下调资费也是中国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用户国外出访量大幅增加的结果,中国运营商的话语权明显增加。”在之前的中国移动发布会上,中国移动综合部副总经理葛颀表示。

  为什么国际漫游资费如此千差万别?而且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空间以及下调空间?

  海外漫游资费需要运营商与海外运营商一家一家进行谈判,每一家的谈判周期大概为3个月,长的甚至达1年,而全球运营商大约有700家。

  上述人士解释说,根据国际运营商的规则,国际漫游的定价权首先是用户拜访地的运营商,也就是说,运营商之间进行国际漫游资费的谈判,一般都是到访地的运营商报自己的来访价格,然后出访地的运营商“最高”在当地资费基础上加15%。

  因此,中国手机用户的漫游价格无论是“贵”还是“便宜”,都不是由中国运营商来决定的,而是由到访地的运营商决定;同样的,外国用户到中国的手机漫游资费,是由中国运营商决定。

  “在这样的国际漫游资费和结算模式下,用户感受到的国际漫游资费贵,原因是国际运营商向中国运营商的要价太高,如果中国运营商不答应,双方在结算价格上谈不拢,漫游就无法开展。”上述人士称。

  “与国际漫游资费同样的道理,去话(从中国打往国外)比来话(从国外打往中国)贵,是因为国外运营商要价太高,中国运营商的成本也就很高。”一位曾参与过中国移动早期与国外运营商谈判的人士告诉记者。

  2011年,中国移动成立了专业的“国际公司”专门负责与国外运营商的谈判,加上中国移动手握7亿多手机用户,而且出国量明显激增,中国移动的谈判砝码大增,国际漫游资费终于明显下降,并规划为目前的1元/2元/3元区资费标准。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以及拥有全球最多手机用户的运营商,为什么反而在与国际运营商的谈判中处于劣势?

  上述人士介绍说,中国运营商与国际运营商谈判下来的价格并不低,但是由于“落地”有竞争,而且竞争很激烈,所以来话价格就始终上不去。国际长途并非采取分成的模式,而是单一结算,因此运营商一般是在保证一定量的去话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结算价格。

  在实际情况中,中国运营商结算的对端往往并不是海外运营商,而是一些专营的国际话务转接商,这部分转接商会租用国际专线,与各个国家的运营商谈好价格,然后依靠中间的利差赚钱。除了这部分转接商之外,还存在大量非法的IP供应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用户在海外可以买到拨打国内非常便宜的IP电话卡,但这类业务一旦被主管单位发现会被取缔,也往往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

  “由于运营商在国际话务的授权机制、精细化管理程度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专业能力与这些转接商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所以运营商一般会选择与固定的转接商合作,也正因为合作相对固定,运营商也就很难有谈判的砝码。”上述人士解释说。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编辑: 单春盈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