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池莉的一条微博引来了热议。微博上说:“地铁里,外国人对乘客微笑,微笑的回报率99.9%。我的一位朋友做了一个实验,连续多天,进地铁就对人微笑,微笑的回报率0%。”真的是这样吗?7月3日,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微笑测试”。面对记者的笑,许多人回以防备或警惕的眼神,但也有少数路人对记者微笑相对,还有人关切地问记者:“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提起微笑,让人不觉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来自全世界的2008张笑脸。微笑是人类表示亲和力的共同语言,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可以给人一份温暖,甚至是激励。然而,生活中的人们表情略显冷淡,似乎失去了微笑的“本能”,这是否就意味人们变得冷漠了呢?
实际上,无论是作家池莉还是记者的“微笑测试”,其受众对象都是陌生群体。在这个连警方都曾忠告“不要同陌生人讲话”的现实生态里,微笑这样的亲善之举自然会变被我们压在表情库存的“箱底”。陌生人相处时,我们常常首先想到的是防备,担心自己会不会受骗,或者遇上不可预料的麻烦事。也所以,别说是微笑,就是连过去习以为常的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愈发珍稀。某种意义上,生活中微笑表情的稀少,折射公众对陌生人的普遍戒备心理。
戒备是因为缺乏信任,缺乏信任是因为我们对待陌生人缺乏真诚。今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在进一步扩大,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为59.7分,进入到“不信任”水平。七成人不相信陌生人。很难想象,我们会对一个自己不愿信任的人投去微笑的表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时下这个熟人社会里,“熟人好办事”已经成为至理哲学。无论是上学、看病、买房、买票……许多事情有个熟人和没有熟人完全不一样。也所以,在国人的社会活动中,往往只是在实在找不到熟人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去同陌生人接触。这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当熟人被视为信任的保障时,实际反证社会的诚信度不高。
微笑是人类自发释放善意的表示,当然也是为一种社会交际。这种交际盛行的前提是,陌生人之间不再有坚硬的戒备隔膜。而要想消除这样的隔膜,待人真诚是前提。显而易见的是,对他人尤其对是对待陌生人时的真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刚需”。换言之,当真诚成为一个社会的“富矿”时,发自内心的微笑才会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