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加上个性创意让杭州的不少老师开始尝试“微课”。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提炼一个知识点,他们就能录制一段5至10分钟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自学。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杭州清河中学科学老师袁志刚近日获得了“杭州市上城区中小幼微课评比大赛”第一名,他制作的“微课”只有短短6分钟,通过手机录制了自己在草稿纸上讲演交叉法书写化学式的视频。
他班上的学生周毓晴反映:“有时候上课听懂了,课后做习题时发现遗忘了一些知识点,这时候‘微课’就能代替老师帮自己温习。有时还可以在课前通过‘微课’预习,上课时就更游刃有余。”不仅如此,“微课”还帮助很多学生恶补最薄弱的知识点。
玩“微课”的既有刚走入教职岗位的年轻人,也有拥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但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电脑。他们制作的“微课”内容短小,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比如一堂语文课,总共教5到6个生字,“微课”就单独把一个生字做成一段教学内容。
有教育专家说,“微课”的前身其实是国外流行的“翻转课堂”,即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微课’则把时间缩短,将知识点分离,10分钟又正保证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期。”上城区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主任李敏说。
该中心研究员方顾认为:“‘微课’打破了过去先教再学的模式,提倡先学再教。老师把一堂课最精华的内容或者难点提炼出来,课上没听懂的学生,可以在家多看几遍;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拓展一些内容,做到个性化教学,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如今是学习时间碎片化、移动化的信息时代,‘微课’满足了人们利用微小的时间掌握某一个知识点的需求。网络资源在中国的教学运用中还不是很多,‘微课’可以通过一些较为成熟的社交化网络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学习。”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教授章苏静说。
老师们的草根作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杭州上城区教育学院准备把他们的这种业余爱好整合起来,建立一个网上“微课超市”向学生开放。今年9月,由几百个幼儿园、中小学老师自发制作,经过精选收集的“微课”视频都将放到“微课超市”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