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工友拉住陈世麟的手,和他道别。记者赵永峰摄
“不要说他还打过日本,就是一个五保户,政府也应该好好照顾他。”陈世麟旧时的工友在为其送行时说,尽管陈世麟曾是蓄电池厂技术最好的电工,但所有工友中他的待遇最差,不仅没分到房子,工资也一直比别人低。
而陈世麟都已经习惯了承受,他害怕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将他击垮。和他一起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工友们,直到他即将离开那个生活几十年的公厕“蜗居”,才知道他曾经是抗日英雄。
屋里满满当当但能带的不多
一个包裹加上一只小红桶,是陈世麟准备带到老年公寓的全部物件,包裹里是蛋黄派、饼干、茶叶和一套分不清颜色的衣服,红桶里是插座、电线和一包冰糖。“其他都是破烂,不带了。”换了一套老旧西服的陈世麟,局促地坐在床沿边等待志愿者的到来。
早到的志愿者帮陈世麟仔细寻找了一番,尽管满屋脚都放不下,但确实没有可以再带走的东西,唯一还能用上的只有电视、电脑、iPad,这三样时髦的东西印证了陈世麟曾经是精通电讯设备的特种军人。在另一间被杂物堆得门都很难打开的房间里,挂着一排排腌肉,据经常看望他的“云南老兵关怀计划”负责人周德蓉阿姨介绍,这些腌肉都是菜市场肉铺老板看陈世麟可怜,送给他的。
临别“蜗居”昔日工友来相送
正在大家准备要离开时,一个身着红色上衣的老太太走了进来,大声说:“听说陈师今天搬家,我来送送他。”这个老太太姓张,陈世麟曾和她同在一个车间工作,“那时候他又不说,大家只知道他是‘战犯’。现在我们都知道他打日本出过大力,他是英雄呢!”
张奶奶介绍,厂里曾集资盖房,工人出一万块就能分到一套楼房,但是陈世麟因为身份特殊,一直住在1962年就修建的单身宿舍,“这还不算,他用的水就是隔壁公厕里的水,根本没啥消毒处理。”
听到张奶奶的声音,院子里好多工友都聚集。马大爷拉住陈世麟的手说:“孤苦伶仃一辈子,终于等到好心人关心你啦!”不管工友们热情还是激动,陈世麟只是偶尔笑笑。
搬入新居热心人买生活用品
在马大爷的搀扶下,陈世麟坐上了志愿者武斯奇的车,前往昆明知青老年公寓。老年公寓早早拉好了“欢迎抗战老兵入驻我院”的条幅,段玲英院长也带领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因原先预订1600元的房间暂时空缺,陈世麟被安排到1200元价位的单人宿舍。院长表示只要大房空出,立马给陈世麟换房。
一早就赶来帮陈世麟搬家的热心市民“大化中人”提前给陈老一家买齐了床上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名,只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大化中人”还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插曲”——当他在店里和志愿者武斯奇沟通要买的物件时,老板听出他们是给抗战老兵送东西,“老板当即就表示要减免费用,还说要我带500块爱心款给老兵。”
-战友相逢
公寓里“长官”安抚“新兵”
为了让陈世麟尽快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志愿者将他带到对面远征军刘华的住处去认门。曾经做到荣誉1师师部少校作战参谋的刘华,在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已经住进这家公寓2个多月了。
看到志愿者到访,刘华赶紧招呼大家入座。刘华几乎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搬了过来,在他的精心布置下,整个房间显得温馨异常。
当陈世麟得知刘华毕业于成都黄埔15期时,不太说话的他告诉对方,自己的二哥陈晓岚和刘华是同学,后来去了台湾,前些年才去世。刘华赶紧找出一本台湾印制的同学录,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这个名字。
志愿者都开玩笑,说刘华以前是长官,现在也要多照顾一下新加入的“新兵”。乐观的刘华也笑着安抚陈世麟说,以后吃饭会去叫他,玩也会叫他,出去活动也会叫他,“一定不要落下”。
又有老兵来看房大家相互照应
就在志愿者帮陈世麟收拾房间的时候,公寓的工作人员带着一个老人赶过来,说也是抗战老兵,今天过来看房子。记者询问后得知,老人今年94岁,名叫罗佩富,黄埔18期毕业后分在战编二十四师云南护卫旅滇东防守团。
从1951年到1982年,罗佩富都是在监狱服刑,服刑期间被迫和妻子离异。带他到养老院的儿子说,入住养老院是父亲的意思,也是为了让老人能多和外人交流。
虽然年事已高,但罗佩富依旧双目炯炯,步履健硕,他说想住这个公寓是因为以前的黄埔同学严肃也住在这里,大家一起有个伴,好照应。
时针很快指向12点,刘华拿着饭盒来到陈世麟的住处,约陈世麟去用午餐。依旧沉默的陈世麟听着刘华的安排,拿着崭新的饭盒,紧紧尾随在刘华身后,一同往食堂走去,正式开始他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