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8.26.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新闻
商家暑期“逆袭”,抢的就是学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6-28 14:24:49

  六七月份,高考、中考相继结束,中小学、高校即将陆续放假,这是商家“掘金”学生市场的大好时机。

  近期,有航空公司率先推出4.5折优惠的“学生机票”,走的或许不单单是老掉牙的“薄利多销”的策略,“学生”这个广阔群体背后的消费潜力,才是它要重点开拓的新蓝海。

  微软也推出学生版的必应搜索引擎——Bing For School,为学生提供无广告、无成人内容,以及强化个人隐私保护的搜索平台。

  此外,还有休闲旅游、整形、通讯……各个商家都齐齐瞄准了学生市场,以各种优惠促销、定制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不管是“学生机票”也好,毕业游、亲子游也好,虽然看起来今天赚的是家长们的钱,但或许明天,这些孩子就成为他们忠实的客户。

  放长线,钓大鱼,这才是老谋深算的商家们所筹划的。

  航空公司:

   “学生机票”瞄准学生信息

  近日,南方航空公司针对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大专、研究生),推出了“学生机票”,票价低至4.5折。学生只要在南航官网注册,并通过验证,就能在学生证有效期内以专属优惠价格购买“学生机票”。

  近年来,国内民航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动车、高铁为代表的新型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新兴的廉价航空公司又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抢占着市场份额,迫使民航企业一度打起“价格战”。

  但“特价机票”的小广告见多了,难免对此类促销产生疲劳感,何况很多售票平台的安全性也缺乏保障。而这番精准定位“学生”这一目标群体的专属机票,暂不论折扣是否有吸引力、实际销售情况会怎样,首先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南航方面表示,这次推出“学生机票”,使得网站的注册用户数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他们瞄准的并不仅仅是卖出多少张“学生机票”的利润,更是这批成长中的客户未来的消费潜力。

  高端酒店:

   将“全家过暑假”一网打尽

  想要把学生群体拉进自己的潜在客户群的,还有高端酒店。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于近日推出了以“学期结束,乐趣开始”为主题的优惠活动,学生和教师凭相关证件即可享受此项优惠。

  活动有效期为2013年6月15日起至8月31日,覆盖大中华区的43家酒店及澳大利亚、斐济、法国、日本、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28家城市和度假酒店,其中包括杭州香格里拉饭店。

  “我们这里的山景房、园景房和湖景房都能享受此项优惠。”杭州香格里拉饭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以门市价3100元/晚的湖景房为例,在此项优惠中的价格为2008元/晚,包含2名成人和一名12岁以下学生的早餐,入住期间在餐厅消费可减免200元,此外,有2人可免费租用酒店健身房的自行车4小时。

  “除房价折扣以外,单单这些附加服务的价值就相当于1000元左右。”该工作人员表示,暑期带孩子来度假的父母较多,这些覆盖了吃、住、行方面的优惠比较实用,有部分客人已经预订了享受此项优惠的客房。

  旅行社:

   培养孩子们“一生出游”的习惯

  携程旅行网在近期启动了“2013暑期大放送”优惠促销活动,内容包括:在6月15日-7月15日期间登入携程活动页,可领取300元限额旅游抵用券;在6月15日-8月15日期间预订且带儿童出行,订单金额超过15000元的,可获得200元-1000元不限额抵用券;加1元送亲子大礼包(包括亲子一日游、儿童玩具、门票演出票、高档西式餐券等)。

  业内人士分析,七八月份正值旅游旺季,加上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养成暑期出游的习惯,针对学生的优惠将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吸引力。

  事实上,不仅仅是暑期,寒假、五一、十一……只要是节假日,旅行社总在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种面向学生的旅游产品,冬令营、名校修学游、海岛游、乐园游……春夏秋冬,四季皆宜,要培养学生们今后一生的出游习惯,或许才是旅行社最大的“野心”。

  整形医院:

   高考生花一两万割双眼皮、隆鼻……

  近年来,美容整形市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学生的身影。“外表形象是就业者无形的竞争力,也是谈恋爱的‘敲门砖’。”各个整形医院纷纷打出类似的广告标语,以就业、找对象等现实问题为由头,招徕学生朋友加入整形的队伍。

  “暑假期间来做整形手术和咨询的学生比平时要多。”一家美容整形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面向学生群体,他们还推出了8.5折的优惠,只要有全日制本科或大专的学生证,即可享受此项优惠,“很多学生来这里都是做双眼皮、隆鼻等手术。”

  据近日有关报道,高考结束后的几天,秋涛路上的某家整形医院接受的咨询人数和手术量要比平时增长25%以上,其中70%左右都是今年的高考生,几个手术下来花一两万元的也很多。

  通讯运营商:为了新生“抢破头”

  “我当年高考结束,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面还附带了一张移动的手机SIM卡,可以直接安进手机使用,连虚拟网都给办好了,我们都觉得特别方便,所以就一直用下来了。”从杭州某高校毕业现已在杭工作一年的小佳回忆。

  “我们全校同一届学生的手机号码基本上都是连号的,只有末尾几位数字不同。所以到现在,我看到周围人的手机号码要是前几位都和我一样,就知道他(她)也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小佳说。

  新生市场,向来是各大通讯运营商的必争之地。每年开学之际,各大专院校里的场景往往是相似的,一边是各个院系的注册报到处人头涌动,另一边就是各家通讯运营商的代理点上演诸侯争霸的大戏,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拉拢新生办卡、充话费。甚至还曾有校园发生过几家不同的代理商为了争抢更有利的地盘而大打出手的狗血事件。

来源: 每日商报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