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足找教练,一不能听球迷的,二不能听媒体的。
教练出了问题,球迷们不会担责,也没听说过哪家媒体出来担责的。球迷是国足的消费者,对消费者负责,就是要把球踢得好看,踢得卖力,不能见谁都输;媒体是监督者,替球迷们“维权”,成绩好了拍巴掌,成绩差了兴师问罪。球迷和媒体不是决策者,但载舟和覆舟的功能强大。一场热身赛,能把世界名帅拉下马,球迷和媒体形成了合力。
目前,中超遍地都是世界名帅,这样的高水位,给国家队主教练的掌控力带来空前的压力。一个是主帅的权威性,一个是对国家队技战术打法的服从性。在这两点上,卡马乔的团队都受到了挑战。因为每个主力国脚,都会把母队的外教跟国足主帅比较。对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国家队而言,由于缺乏沟通和亲近,这个比较过程也就是怀疑产生的过程。当这种怀疑由每个个体汇集成公共的情绪,中泰之战的失控局面也就出现了。
随着职业联赛的深入,足协对俱乐部的行政命令越来越弱,对国脚的约束也越来越去行政化。所以国足选帅,第一要义必须得到大部分国脚的认同,只有认同才能产生权威,只有认同才能产生服从。足协靠行政命令,让国脚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时代已经过去。第二个要义就是目标,东亚四强赛临近,一个看守内阁的教练组领军出征即可。如果效率够高,可以把未来国足的外教候选人都请来观摩东亚四强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场竞聘会,谈体会谈方略,足协从中可以进行遴选,这样可以避免过去那种隔空喊话的谈判。
从东亚四强赛到亚洲杯小组赛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有了东亚四强赛的观察,加上两个多月的中超联赛遍访,来应付亚洲杯小组赛对阵印尼队的比赛,有些匆忙但不至于仓促。所以,能有一个1+n的合同,把亚洲杯小组赛当作一个试训期,然后再加上亚洲杯决赛阶段的成绩,以及下届世界杯小组赛、十强赛等成绩的n个指标,卡马乔走后的选帅只要不自乱方寸,只要效率有保证,运作的空间还是存在的。
当然,亚洲杯的紧迫不是国足选帅再度草率的理由,短时间内物色不到合适人选,看守内阁的教练组可以延长执教时限到亚洲杯小组赛。如果没有小组出线,国家队未来两年没有大赛,选帅的时间存量就太奢侈了。如果小组出线,亚洲杯决赛前产生主教练的时间也相当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