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金华某中学表扬学生早起引争议 学习睡眠谁重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6-20 08:56:41

  事情发生在兰溪兰荫中学高二文科班。

  前两天,该校理科班的一名同学发了一条微博:××同学,要不要这么认真啊,你们文科班都起这么早……让我这个经常(早上)6点多才进教室的人情何以堪啊!

  微博后面还附了数张图片。一块黑板上,写着大大的“表扬”二字。下面是早到教室学习的学生名单,一共有七八个。最早的一名学生,到教室的时间是早上5点30分。

  对于这种特别的表扬方式,网友明显有了吐槽的欲望。

  “小P笨笨跳”就说:这么早!老师还直接把名字写到黑板上,睡眠与健康真比学习更重要吗?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

  “欣言Silvia”直接评论:略显凶残啊!

  学生:

  多数希望不要采取这种方式

  昨天,记者来到兰荫中学采访。这对学校高二文科班采取的这种表扬方式,学生们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该班级的教室里,几个受到过表扬的学生明显比较骄傲。他们表示,自己早点到教室学习,并因此得到了表扬,可以带动更多的同学,这是一件好事。

  在另外班级的教室,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几名学生则表示,这种表扬让他们觉得好笑,“学习靠自觉,不用老师每天表扬。”

  也有学生匿名给记者发了微博私信:“这种表扬,让人觉得别扭。有时候,早点去学校受到表扬,也不会有多高兴。但大多数时候,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准点去上课,明知道没有做错什么,心里却感觉怪怪的,就好像自己没有认真读书一样。”

  在这个学生看来,不被表扬就等同于批评,虽然老师并没有批评的意思。

  家长:

  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阵营

  关于此事,记者联系了该学校文科班的一些学生家长。看起来,他们倒是支持此事。至少,那些被表扬过的学生家长,十分赞成老师的做法,认为这样做能促进孩子努力早起学习。

  “这件事我们早就知道了,大多数家长应该都支持的。毕竟,让老师督促孩子们学习,也是我们所希望的。”一名家长对记者说。

  但是,在本报《浙中城事》的家长QQ群(金华麻麻交流群)里,大家的意见却截然相反。

  来自杭州的“俊俊妈”第一个提出反对:“我也是一名高中生的家长,不赞同表扬早到教室的学生,只要不迟到就可以了。”

  “我宁愿我的孩子睡眠充足一点,如果他早起,我也不愿意他一早就去学习,更想他做点自己认为能放松的事情,比如散步、运动。”另一位妈妈说。

  金华的“文展妈”则认为,“越早越好”这种观念肯定是不正常的,应该让学生养成时间观念,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毕竟,就学习这件事来说,并不是只有靠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的。”

  也许是事不关已,QQ群里的妈妈们更注重孩子的睡眠和身心健康。受不受表扬,并不重要。

  当事老师:

  只想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在兰荫中学,按照规定,学生应该在早上6点10分进教室早自习。这样算起来,文科班最早一名进教室的学生,也不过提前了半个多小时而已。

  但即便如此,也有网友质疑说,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老师采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无疑是在向孩子们传递这样的一种信息:只有提前进教室的学生,才算是好学生,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班主任姓严,是个“80后”。他说,将早到的学生写到黑板上进行表扬,是端午假期后才开始的,刚刚实行了几天。此举的初衷,是想鼓励勤奋的学生。

  严老师说,由于自己所在的班级是文科班慢班,成绩相对有些落后,所以才想到用表扬早到学生的方式激励更多学生早点进教室学习。

  “刚开始,的确也听到过其他班级的学生或本班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出的质疑。”他说。

  至于学生睡眠是否充足,早起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健康,严老师表示,目前学校要求晚上10点熄灯睡觉,应该没问题。

  校长何健芳早些时候就接到了关于此事的报告。“严老师是一名负责任的老师,他这样做,我觉得并无不妥。”何校长说,“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一定要提前进教室学习,只是对早到的学生进行表扬,又有什么不可以?”

  “而且,据我了解,现在是夏天,学生起得早,与其无所事事,还不如去教室学习。”校长强调,学校每天也会安排午休一个小时,学生的睡眠应该是可以保证的。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黄伟敏 张姮 编辑: 单春盈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