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开化县长虹乡库坑村红色文化长廊施工现场,几位木工师傅正对该长廊做最后的装修,以迎接“七一”红色游的到来。据了解,在44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广场中,有近200米的仿古文化长廊,将展出近年来长虹乡红色旅游摄影图片。
长虹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省委机关和浙西首个中心县委——开婺休中心县委机关所在地,同时也是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该乡依托老区资源,力推红色旅游。“去年8月,市委书记陈新专程参观了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认为长虹乡的红色旅游大有潜力可挖。”乡党委书记金树明介绍,市政府为此专门拨款200万元,扶持长虹乡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工程。
红色旅游提升工程总投资700万元,除建造红色文化广场外,还包括闽浙赣省委旧址修缮,新建闽浙赣省委纪念馆,以及进行红军烈士墓、红军烈士文化墙、红军烈士纪念馆、红军被服厂等10多个子项目的建设。其中,红军文化广场等6个主要项目,将于今年7月1日完工并对外开放。为推进工程建设,开化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的长虹乡红色旅游提升工程协调小组;长虹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今年4月2日,该项目开标后正式开工建设,整个工程参照省会城市杭州市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目前形象进度达到85%。
沿库坑村的“红军路”拾阶而上,便来到闽浙赣省委旧址。留着当年样貌的土坯房内陈列着驳壳枪、军用水壶等革命文物,游客可通过观旧址,看展览,回想当年的峥嵘岁月。土坯房旁边,一栋占地120平方米的闽浙赣省委纪念馆已完成内外墙粉刷。金树明介绍,前段时间,该纪念馆的设计单位杭州天显展览展示公司已来进行室内布展,虚拟可视化及数字化视觉技术平台也正在安装调试中,工程完工后将成为浙西地区档次极高的纪念馆。
长虹乡红色旅游正由“文物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位于河滩村,正在紧张施工中的红军被服厂、红军茅棚、瞭望台及练兵场,就是为“体验式”红色旅游而精心打造的。红军被服厂完工后里面将陈设一些旧式缝纫机和工具,设立旅游体验项目;红军茅棚将内设一些板凳、桌子、制作红军食谱,设立红军食堂,体验红军饭;游客可登上瞭望台,极目远望,也可在练兵场舞刀弄枪,体验战斗场面。
今年清明节到端午期间,前往长虹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达8000多人次,是以往同期的3倍。许多人还选择住在台回山,60个床位全都客满。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长虹乡根据实地情况,对台回山自然村进行了公共设施建设,平整停车场1500平方米,改造一处可容纳60余人的会议厅,新建观景平台一处,新增农家乐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