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示意图。东方IC供图
根据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日前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品种的进口安全证书。“转基因”这饱受争议的三个字,难免引起消费者的一些疑虑和猜测。转基因大豆可以放心安全地食用吗?针对消费者的疑问,记者昨日对多位农业专家和产业人士进行采访。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昨日对媒体表示,中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从最初递交申请到获得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历时三年,经过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验证试验,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但也有大豆产业的从业者表示,此举可能对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已通过食用安全检测
根据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对抗除草剂大豆CV127、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发放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2010年3月,抗除草剂大豆CV127向农业部提交申请,进行了真实性、食用安全、环境安全的相关验证试验,2012年3月递交安全证书申请,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于2013年6月13日批准发放。”彭于发介绍说,其他两种转基因大豆新品种也经过了相同的申请、验证、评审和批准过程。
对于转基因大豆安全性,彭于发表示,在其他国家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中国也开展了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验证试验。这三个品种都通过了生存竞争能力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环境安全检测,抗营养成份检测及食用安全检测,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彭于发表示,中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从最初递交申请到获得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历时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的审慎态度。
根据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是在中国申请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前提条件之一。换言之,转基因大豆在进入我国之前,也必须在出口国进行销售。彭于发介绍,新批准的三个大豆品种,除输出国已批准相同用途外,也在多个国家获得批准。
全球82%大豆为转基因
“转基因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转基因农作物,全世界82%左右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主任韩天富对记者说,中国去年进口的5838万吨大豆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是中国食用油、豆粕重要生产原料。
针对“转基因大豆是否安全”的疑问,韩天富表示,转基因经过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安全评价和批准。目前为止,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后投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是没问题的。
转基因大豆中植入的基因,是否会造成人体过敏等影响?韩天富表示,抗除草剂、抗虫大豆基因都来自于自然界,在土壤中存在。“转基因的外源基因所产生的蛋白本身特别针对某一些害虫,对其他害虫没有作用,对人更不可能有作用。这些蛋白被做熟之后进入消化系统,都会成为营养被摄入。”韩天富说,转基因大豆在大规模推广前进行动物实验、人体实验、环境实验,不会出现过敏现象。
韩天富表示,抗除草剂基因大豆可以使用低毒的除草剂;抗虫基因大豆可以少用杀虫剂。因此,转基因大豆的农药残留比常规大豆少,既能够保证食品安全,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国内大豆产业或受影响
但在产业层面,对于“转基因大豆”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技术是无罪的,协会和企业都鼓励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发展。但我们对转基因大豆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持谨慎态度。”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农业部从生物安全的角度做出了批准,但转基因大豆对人体可能带来的影响还需要卫生部来检验,在市场流通过程中还需要工商部门加强对产品原料的监管。
在王小语看来,进口大豆对于国产大豆造成的产业影响是毋庸置疑的。“1996年我国进口大豆111万吨,2012年这一数字上涨到5838万吨,增长50多倍,对国产大豆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王小语表示,进口转基因产品充斥大豆市场,使得我国自主大豆产业发展空间被压制。
“举个例子,1996年前,黑龙江的大豆产品(豆油、豆粕和其他豆制品)可以远销到福建、广东,到2004年左右,大多数只能销售到山海关一带。”王小语说,目前国内大豆已没什么价格优势。
新闻链接
美国不吃转基因?
专家称无根据
“美国消费者不吃转基因食品。”对于网上流传的这种说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韩天富表示,这一说法并无根据。“1994年美国批准抗除草剂大豆商业化以来,没有一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案例。美国吃的大豆油和豆制品,几乎都来自转基因大豆,美国培育的玉米70%也是转基因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根据国际最大的农作物种子企业孟山都公司的数据,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中有约60%来自阿根廷和巴西。韩天富表示,中国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竞争力低。
抗虫基因、抗除草剂基因都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