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现在的高房价、职场快节奏,加上隔阵子就要曝出一桩的“过劳死”,曾经也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80后”甚至开始羡慕“60后”:他们多幸运啊,上学的时候没作业,大学毕业的时候包分配,谈恋爱车房不是必要条件……现在,已经坐享房产节节攀升的增值利益。对于日益成熟“80后”,适度的理财技巧和知识已经是生活所需——
看在喜欢和钱的份上……
主笔手记eyiuc@163.com
一个银行客户经理很坦诚地说:“我的目标不是‘80后’,‘60后’甚至‘50后’比他们有钱多啦。”
是的,当大多数职场“60后”“70后”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有了宽敞的景观位子时,你到“80后”的办公桌上去看看:狭小的桌面上散乱着几个版本比例尺混乱的手绘地图;画着喵星人或是水彩建筑物的一张十块钱的明信片;女款印着“我负责吃饭”、男款印着“我负责洗碗”或者类似文字的文具盒;用纽扣当眼珠的玩偶手机挂饰……怎么看都不像干大事的。
而“80后”在职场上也有个性化十足的经验:比如女人不能穿得太嫩,会在职场上被看清,但装扮得太老又会被看低;比如被冤枉了要找个大家能看到我的地方偷偷地哭;比如想参与领导层工作,首先要练就连续开会的功夫——不能烦,不能打哈欠垂头瞌睡,不能坐不如钟,不能目光迷离,不能照本宣科……
就连玩和旅游,“80后”都要事先做好“功课”,在滴水不漏的行程里买尽一切吃尽一切,连玩都勤奋到这个地步,教人如何不羡慕懒的福气。
相较之下,刚刚开始进职场的“90后”要潇洒很多,他们在“80后”已经吃瘪泄气的时候,仍然兴高采烈地相信着:只要你真的做一些很革命性的事情,钱就一定在那里,而且多到你无法想象。
好吧,谈到钱,不得不说“80后”有点缺乏的常识:比如你的很多存款很可能已经变成了保险,你的银行卡在几十秒内就可以被复制,银行就等着你不全额还清信用卡然后收你高额的罚息,银行连短信提醒都要赚你的钱……这些常识,银行是不会主动告诉你的,但你不得不了解。
再谈谈花钱,现在大家更容易联想到炫富。其实对有消费能力的人来说,两者并没什么并入关系。花一笔你亲手赚的钱,完成一个你自己的理想,或许在别人眼里看不出它的价值,但是你懂得它的美,这样的人显然比较有趣。
所以没钱或者钱不够多的“80后”不必妄自菲薄,毕竟决定我们生活态度的,造就我们生活气质的,永远是那些我们买来的“无关紧要”的东西、“不买也无所谓”的东西,但最后是由它们决定了我们过着怎样的日子——过得精致不精致,悠闲或不悠闲。也不要去抱怨周遭的环境,不要因为碰到烂人就放弃努力。这样想好了:烂片不怕剧透,因为你既猜得到开头,也猜得中结局,怎么剧透都不影响观看效果。还不用持续追看,对于有足够理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人,看烂片并不会降低水准。要知道,太阳也照进厕所,但从不被玷污。
前阵子各国媒体在缅怀撒切尔夫人时,她1979年率领保守党在竞选中获胜后踏上唐宁街10号的台阶时说的话被频繁提起:“在有冲突的地方,给予和谐;在有谬误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疑虑的地方,带去信仰;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同样是事业的起点,如果这段话还能引发你的热血,那屌丝就不会永远是屌丝。
在这个社会里,一个人有时候会疲于奔命是很正常的,但能看在喜欢和钱的份上做事情,未尝不是一种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