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在本报读者林植树。
飞往北京前,李昭用手机上网,搜索了10个名字。在28岁的他看来,这里面有“老师”,也有“前辈”。更重要的是,这些名字都曾上过《中国青年报》。这次,作为报道对象代表,李昭将和他们一起“回家”。
“很荣幸我也是‘家人’之一。”李昭说。
2012年9月15日一大早,这个满腔热血的西安小伙子走上街头,加入大规模保钓示威游行。在狂乱的人流中,他看到一些人正在当街拦截、砸毁日系汽车。
“真正的爱国游行已经结束了。”李昭心里出现了一个“拐点”。他开始举着一块“前方砸车,日系调头”的纸板站在路边,帮助驾驶日系汽车的同胞躲避失去理智的人群。
有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当晚,这张照片在微博中被转发数十万次。许多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他,李昭却选择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因为“就是信任”。
当以李昭为报道主线的冰点特稿《拐点》刊发时,他第一时间就在网上读了。“踏实!”李昭这样形容读完报道的感受。他一早就想好了,不宣传自己,而要当读者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让更多人看到理性的力量,而“中青报果然没让我失望”。
报道把这个小伙子变成了名人。他的照片上了新闻联播,电视台、网站、报纸纷纷“扑”来。最初,他还乐呵呵地接受采访,甚至学会了辨别哪家媒体更专业。
但后来,找他的人太多,他开始回避,看到手机上显示“外地号码”,一律不敢接。
“以前,朋友介绍我时会说,这是我哥们儿李昭。”坐在中青报编辑部内,李昭描述着“成名”的感受,“现在,他们会说这是那个拦日系车的李昭。”
他一度很不适应。因为让他出名的不是技能、特长或“特别了不起的事”,而是“像过马路不闯红灯一样普通”的行为。
事实上,他的生活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爸更信任我了。”他笑着说,“如果这个也算的话。”他认为报道对他的改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报道能影响更多人。正如这个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早在第一次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的那样,“下一次,会有更多人加入我”。
媒体和公众的认同让他感到欣慰。“从来没人骂过我,都在肯定我。”他还曾作为网友代表参加了“陕西省互联网发展建言献策”活动。4月26日,站在本报大门口,李昭拉开他时髦的黑色帽衫拉链,把参加活动的证件轻轻地拽出来,然后摆了个“胜利”的手势。
“以‘中国’开头的报刊,总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他指着中国青年报的标识说,“但真正打开中青报,就感到特别亲切。”在他看来,自己和这份报纸一直“情缘未了”,这种感受,比成名重要。
10多年前读高中时,李昭曾担任过校团委副书记,还参加过陕西省团代会。早在那时,他就常常组织各班宣传委员在黑板报上摘抄中青报的文章。许多老记者、好文章的名字,他如今仍能脱口而出。
只是在那个时候,他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中青报的报道对象,自己的照片,会登上冰点特稿显要的位置。
在参观报史长廊和编辑部时,小伙子一脸兴奋:“中青报,这回可见着真的了!”
在报道对象“回家”活动现场,李昭特意揣了一个厚厚的日记本,计划着写下见闻和心得。会场内,他逐个“对号入座”。“啊!张扬!第二次握手!”他激动地说,“乔安山!这个名气大!”他忙着四处张望,全然不记得自己也是个“名人”。
“这一趟来过之后,得严格要求自己。”李昭感慨。当他穿过报廊、走过编辑部后,“觉得自己也是中青人了”在这个“家味儿十足”的地方,他感受到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更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如今,这个小伙子刚辞去干了6年的汽车销售工作,因为“我还年轻,这里没有突破的余地了”。他和朋友正筹划合开一家小吃店,“搞不好能干成连锁的”。
当被问及会不会把报道自己那张报纸贴到小吃店里时,李昭赶忙摆手。他把报社赠给他的“水晶报”擦了又擦,端正地摆好、拍照,在他心里,这是一份将要永远珍藏、纪念的情谊。
离开海运仓2号时,李昭没有觉得伤感,而是充满期待:“若干年后,我一定还会回来,再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