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孩子学习有障碍,孩子患有多动症,孩子学习困难……面对这样的孩子,学校和家长该怎么办?如何界定和评价学习困难的孩子?9日,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议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举行,《学习困难儿童家校联动心理干预的研究》课题正式开题。
数据
超过10%的儿童有学习困难
昨日,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该课题负责人——天桃实验学校老师钟冰在论证会上介绍了课题的相关情况。她首先介绍了相关界定: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对学习困难的界定,是基于神经系统问题造成的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常伴有读写障碍、多动症、阿斯伯格等症状,他们学习能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还有存在社交能力缺乏等表现。
钟冰表示,一般认为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由于环境等方面问题,致使学习出现障碍等。而针对这些儿童,探索家校联动心理干预的方式,希望能提升学习困难儿童自信。
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主任吴歆表示,如果从医学的角度去界定是有一套相关标准和量表测试的;在国内,据研究是超过10%的儿童有学习困难。天桃实验学校有2000多学生,理论上讲,或有200多学生有学习困难。
而原自治区教育厅教科所所长梁全进认为,对“学困生”的认定和相关量表的科学性,要认真分析。学校和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学习困难的“标签”,即使真是“学困生”,在帮助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密。
期待
家校联动待探索
吴歆表示,如果仅从医学的标准看学习障碍,家长很容易可以发现孩子的问题。比如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他(她)会将字看倒,阅读时会跳字、漏字等;有书写障碍的孩子写作业时,明明这个字是这样的,孩子会反过来写。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的问题,就需要和学校沟通,并到医院做专业干预。
南宁市教科所所长戴启猛表示,大家所谈的“学困生”,其实大多数都是智力正常的;那么,造成学习困难,部分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当、基础不牢、日积月累等造成。对这部分学生,要好好思考根源在哪,才能谈如何家校联动。
对此,课题负责人钟冰表示,许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确实是由于家长做得不当造成的,比如孩子考差了,家长怎么面对等,课题组会在引导家长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争论
如何评价“学困生”的进步情况
据了解,南宁市未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情况做过全面统计,但若以吴歆主任所称的超过10%的比例计算,南宁市2011年小学在校生为53.05万人,那么,理论上,就或有5万多小学生属于学习困难群体。
面对这多么“学困生”,关注和帮助他们的同时,学校和家长如何获知他们的进步情况呢?论证会上,多位专家认为,这又是一个问题。因为有的孩子即使进步了,他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达到同龄孩子一样的学习水平,这就需要研究一个较完善的多元评价体系。而在这方面,不仅是学校,家长也应转变意识,因为现在相当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孩子有问题,或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