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员工正在接受“技能加油”
“嘿!阿俊,今天你‘加油’了吗?”5月2日,杭州萧山供电局输电运检中心三楼走廊,同事拍了拍汤亚俊肩膀。
“这不,拿着加油卡正往加油站赶呢。”汤亚俊边说边推门走进“青年员工加油站”。他打量着这个新式的“加油站”,只见站内醒目地竖立着三个加油箱,分别注明着“导航”、“心灵”、“技能”三个字样。
原来,这便是浙江省电力公司首个“青工加油站”,创建者是萧山供电局团委。该站是集职业导航、心理援助、技能提升三项功能为一体的青年员工帮助平台,以团支部为单位实行闭环管理,旨在属地化解决青工八小时内外的“疑难杂症”。
从站长手里接过服务人员工作证,汤亚俊正式上岗成为了“青工加油站”本周当值的服务人员。
下班前,汤亚俊拿到了当值的第一张加油需求卡。卡片来自于“技能”加油箱。卡上写到:“需要了解红外线测距仪的详细使用方法,持卡人:周文斌。”汤亚俊笑了,因为自己非常熟悉红外线测距仪的使用。按照《加油法则》,汤亚俊找出对应的加油记录本,将加油卡背面的信息登记到记录本中,转身到办公室拿起测距仪,找到周文斌,手把手教,立刻解决了问题。汤亚俊把加油卡还给了周文斌,更新了周文斌的客户档案,并给周文斌加了一积分。“谢谢了,我明天去现场勘察就一点也不担心了。今天我加到了油!”周文斌感激地说。“谢什么,互相帮助,我也加到了油!”汤亚俊无比自豪。周文斌走后,汤亚俊更新了自己的客户档案,并在自己的积分卡上加了一分。这次,他的加油卡实现了“0”的突破。
很快的,第二张加油需求卡来了。第二天下班前,汤亚俊从加油站的“心灵”油箱里拿出李建斌的加油卡,上面写到:“工作遇到巨大挫折,心理压力很大。”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汤亚俊觉得棘手。于是,他走到加油站的“心灵”书柜面前,找出一本《哈佛情绪控制课》。可当他把书交到李建斌手上时,李建斌摇了摇头:“兄弟,这本书我家也有,但我的困难不是看书就可以解决的。”这下汤亚俊犯了愁,左思右想还是请站长帮忙。徐法甄耐心地告诉汤亚俊:“你必须和他面谈,让李建斌把心理的压力讲出来,你帮他分析分析。”这招果然灵验,在和李建斌的谈话中,汤亚俊循循善诱,让李建斌把心里的不快和郁闷都抒发出来,同时两人还相约一起打篮球,让运动给生活带来更多阳光。一个多小时的对谈后,李建斌笑着走出了“加油站”。
“加油站”服务人员记录和整理“加油卡”内容
汤亚俊又送出一个积分,但令他觉得奇妙的是,这给人的心灵加油,自己也趁此机会整理了自己的情绪,同样的满“油”复活,精神抖擞。
“大学专业与实际岗位不对口,工作很难上手。”第三天汤亚俊从“导航”加油箱里拿出新员工金洁琼的加油卡,这第三张加油需求卡着实难到了汤亚俊。他找金洁琼面谈,金洁琼开始倒苦水:“你专业对口当然这么说,你怎么理解我们的困难!”新员工的不理解让汤亚俊很为难,连站长这次都没辙。汤亚俊突然想到加油流程中“油”的来源,立刻向局团委求助。局团委联系人力资源部,将员工发展阶段和成才策略告知金洁琼,金洁琼的困扰得到解决。看着金洁琼豁然开朗地离开“加油站”,汤亚俊更加觉得这个“加油站”服务员的工作意义非凡。
一周后,汤亚俊的当值期结束,站长更新了汤亚俊的“客户档案”,并针对他当服务员期间完成的三次加油任务,给他加上了三个积分。这样汤亚俊便用自己的服务换到了三个充值积分,可以在将来遇到职业生涯、心灵困惑、技能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时向“加油站”求助。
加油站启用后,萧山供电局输电运检中心的年轻人凝聚力更强了。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累计积分的活动中,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帮助孤寡老人修理灯泡,在中心内部举办技能微讲堂……汤亚俊和他的同事们,一个跟着一个成为了“加油达人”。他们的口头禅,不再是“神马都是浮云”,也不是“元方,你怎么看”,而是“今天,你满‘油’复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