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股票基金
FOF千亿空间破弱市困局 公募基金或零费率抢滩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5-03 10:14:33

  根据日前证监会网站公布《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基金中基金(FOF)予以放开。

  在美国市场,这一已经达到万亿美元体量的投资产品,或成为国内公募基金下一轮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抓手。有研究指出,目前国内FOF市场前景可达2000亿份以上。

  在此之前,国内券商资管和阳光私募等机构均曾涉水这一投资领域,不过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譬如截至2012年底,国内券商仅发行42只相关产品,管理规模只有不足200亿份。

  弱市抢滩千亿市场

  早在2012年12月17日,嘉实基金(博客,微博)率先推出“嘉实定制账户管理业务”,接受投资者授权,全权代理投资者在其账户内进行的以开放式基金为投资标的的投资操作。

  据某知情的第三方消息人士透露,这一账户推出之后,投资者开户踊跃,目前开户数量已经超过2000个。截至日前,上述管理账户全部实现了正收益。

  根据嘉实基金披露的信息,“定制账户”以开放式基金为投资标的。针对每一个账户,嘉实基金将结合投资者的风险定位和投资意愿,为投资者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构建个性化的基金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走势及时进行组合调整。

  这与FOF产品通过发行一款产品投向基金标的相似,并不完全一样。不过基于此前市场上股票型基金赚钱效应缺失,以及受益波动较大等问题,嘉实“定制账户”的试水成功,也反映了目前投资人对于分散投资的市场需求。

  从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规律来看,市场表现羸弱,FOF产品的发展往往能逆市增长。而目前国内公募行业正经历一个较长周期的低迷态势,FOF产品的推出或给这一市场带来新的规模增量。

  根据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的一份研报,投资公司协会统计(ICI)数据显示,从1990年的20只增长到2011年底的1047只,资产规模从1990年的14.26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底的10479亿美元,占美国共同基金资产规模的比例近10%。如果按照10%的规模占比计算,国内FOF的市场前景也达到2000亿份以上。

  以2011年为例,美国共同基金整体出现1000亿美元的现金额流出,相反FOF现金净流入达到1230亿美元,在弱市背景下,市场对于分散风险的需求可以通过投向FOF产品达成。

  上述第三方销售人士指出,从收益率上来看,FOF产品不能和当期最高收益的基金比拟,不过通过基金研究机构的二次筛选,可以大大降低投向单一产品的风险。

  与此同时,《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于股票型基金仓位的最低下限由60%提高至80%,未来单只基金由于仓位要求将无法避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不易把握整体市场走向的普通投资人,通过FOF投资,将较大程度上缓解系统性投资风险带来的冲击。

  期待公募盘活

  券商资管和阳光私募在此之前已经试水FOF市场,不过从试水的成绩来看,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市场关注。

  2011年3月份,原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市场部总监王翔创立基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且随后发行了国内首款FOF阳光私募产品基玉一号,这只产品由曾任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投资总监和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投资经理的陈晨负责投资管理。

  而早在2005年5月25日,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发行“招商基金宝”之后,FOF开始成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一个新产品类型。iFinD统计显示,目前管理FOF体量较大的还有光大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浙商证券、中原证券等。

  但是无论是券商资管也好,还是阳光私募也好,均无法避开FOF双重收费的问题。

  在此之前,银河证券负责FOF投资的投资经理王跃文曾表示,由于FOF产品均是大额申购,避免了申赎费率对基金资产的影响。

  但是同时基金持有人还面临FOF管理团队和基金管理团队双重管理费成本,如果两边均是1.5%,加起来成本达到3%,而在前些年份,每年度均能够实现3%的绝对回报的FOF产品寥寥,使得投资人收益水平大打折扣。尤其是类似国元黄山3号这一类总体规模不足亿元规模的FOF产品,在申赎基金标的时面临更大的投资成本。

  市场期待公募基金的介入,能够通过费率优势,彻底盘活这一新的投资品种。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指出,“目前美国FOF产品中,约四成左右的内部FOF产品免收管理费,收取管理费的产品收费标准也多在1%以下,投资成本非常低廉。”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通过推出FOF产品,一方面可以增加普通投资者的黏性,另一方面投向本公司产品,可以增加管理规模体量,旗下产品已经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因此公募公司旗下FOF产品,通过免收或减收管理费盘活市场份额的冲动更大。

  “如果要做,其中内部FOF产品,基金公司完全可以做到不收取管理费用。”上述基金研究人士指出,但是除此之外,基金公司在FOF产品投向问题上,还需要解决基金公司之间互相捧场申购基金产品,可能带来的利益输送问题。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同一天表示,目前公司对于是否介入这一投资领域尚无更多的消息,不过整体对此前券商FOF产品的发展思路持质疑态度。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