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8.26.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维权
大妈为5毛钱药跑了七八家药店 廉价药常常"断货"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5-02 10:31:07

  近年来,维脑路通片、牙周灵片、环丙沙星胶囊、注射用红霉素、葡萄糖酸钙片、复方甘草片等多种廉价药持续短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但一些物美价廉的基本药却经常“断货”。

  药店难觅廉价药

  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邓大妈老伴患有沙眼,使用5毛钱一支的“氯霉素滴眼液”效果不错,这两天邓大妈跑了七八家药店才买到。邓大妈抱怨:“有的药店说没有,少数药店有,但不仔细问不主动卖给你。像这样便宜的好药真是越来越少了。”

  同时,不少市民购药时发现,廉价药难觅踪影,而同名药品却种类繁多、价格悬殊,让人眼花缭乱,用什么药主要靠医生和药店推荐。普通维生素C、维生素E等一般只要几元一瓶,在部分药店,记者看到维生素胶囊类药品五花八门,好几种都在100元以上。

  定价僵化恶性竞标

  廉价药为何如此稀缺?记者采访部分药企发现,随着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一些廉价药生产成本逼近售价,有的甚至超过售价出现倒挂现象,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

  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市场管理中心经理王春玉介绍,该企业生产的“复方丹参片”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60片装每盒最高零售价为7.6元,而现在主要原材料三七的价格比2006年上涨了近20倍,成本压力沉重。

  廉价药绝大多数是使用多年、技术成熟的普通药、基本药,属于政府定价范畴,药价一旦核准很难调整。不少廉价药最高限价多年未变,未考虑药品的临床价值、质量、成本和CPI等因素。

  此外,药品招标“唯低价是取”,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偷工减料、租赁承包、减少工艺环节等手段降低成本,以超低价格冲击市场,导致廉价常用药价格进一步被扭曲,一批廉价好药被挤出市场,“中标死”现象突出。

  为逐利改头换面提价

  针对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有关部门多次降低药品价格,不少廉价常用药也被列入其中。部分药企为规避降价政策,通过改变剂型、增加成分来注册成“新药”,获得“单独定价权”以抬高价格。

  王春玉介绍,复方丹参片剂和滴丸剂在组方上完全相同,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片剂均强于滴丸,日服用价片剂1元左右,滴丸剂要5元,“高价格的滴丸剂利润空间大,企业当然更愿意生产”。

  同时,药品研发周期较长,我国每年批准的新药过多,也打乱了药品市场。美国FDA2011年新批准的药品有34种,被美国医药专家批评审批过快,而我国2011年审批的新药达149种,其中改剂型药品84种。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严格药品审批,建立动态灵活的调价机制,实时监控药品的生产供应情况,。同时建立廉价特效药储备制度,指定品牌药企生产,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补贴,确保日均费用在3元至5元的普药、基药有合理利润空间。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