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高淳区获悉,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高淳老街,已正式成为南京市郊县的首个4A级景区。同时,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高淳区,迄今已有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以往这些非遗只有一些图片展示。“五一”期间,随着全省首家“非遗文化馆”在高淳老街开张,21项非遗的实物都将公之于世,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扬子晚报记者黄南
老街凭借历史文化入列“4A”
高淳老街能够成为4A级景区,不是凭借青山绿水,而是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高淳老街在历史上是一条商业街区,街区形状像钱兜,寓意将财富聚入兜中。由于古代的商家主要来自皖南徽州地区和太湖流域,因此这里的建筑风格既带有徽派特色,又带有苏南建筑的特点;既呈现徽派的古朴典雅,又体现香山派的通透轻盈。老街上现在依然有大量的商户,延续了历史上的前店后坊式。
高淳老街依傍于官溪河,在明清时期全长达1135米,现在保留下来的约为505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街内的11条街巷,有的平行于官溪河,有的垂直于官溪河分布,纵横交错,将整个街区划分为15个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内,房屋以五进延伸,横向也以五组排成,五五之间,即为纵深小巷。在巷口探首凝望,别有一番“纵深小巷一线天”的古韵情趣。
老街内老街街面宽3.5米左右,两边用青灰石纵向铺设,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整齐美观,色调和谐。老街内有成片的明清建筑群,傍水而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配上精美的砖木石雕和传统的书法牌匾,古朴典雅。另外,老街也是全国重点影视拍摄基地,有许多著名的场景都在这里拍摄完成。
“非遗文化馆”展示21项实物
高淳是民间民俗文化的“富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仅申报成功的,迄今已有21项,还有大量深藏于民间的正在挖掘和寻找之中。21项“非遗”中,有13项省级非遗,1项国家级非遗。以往这些非遗展示只有一些文字和图片,今后都将有实物展示。全省首家“非遗文化馆”将在老街开门迎客,“五一”期间市民可免费进馆参观。
“非遗文化馆”内的实物展示众多,比如公众熟知的“大马灯”、“跳五猖”、“薛城花台会”严格按照历史传统的标准制作,包括马的高度、舞者服装及布套、花台柱子上盘绕的浮雕金花,都异常精致美观。高淳的非遗种类众多,除了一些民间表演,还有民间传说,如伍子胥和浣纱女的故事。医学方面的非遗也有展示,如发源于上世纪30年代、已传到第四代“梁氏骨科”。除了传统展示,“非遗文化馆”还设有非遗表演互动区,提供舞龙、跳五猖、蚌仙舞等道具给游客参与互动、拍照留念。
不过,最过瘾的,就是一些高科技的互动项目。比如一个“坐船游高淳全境”的体验游戏,当你坐在船里,做出“划船”的动作,摇动带有感应器的船桨,你周围就会有高淳各地的美景掠过。这些美景都是真实的高淳景色,让人有一种坐奇幻飞船游高淳的快感。
【交通小贴士】
如果是坐大巴,可以到中华门长途汽车站,乘坐到高淳的公交车。
如果是自己开车去,可以直接开上机场高速,一路上都有指示去“高淳”的牌子。进入高淳后,一路上都有“高淳老街”的指示牌。
因为机场高速修路,交警部门提供了一条新路:经高桥门枢纽—S87南京支线—G25长深高速—到溧水东收费站下(到溧水)—向西行驶转S340省道—溧水西收费站—S55宁宣高速到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