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商家资讯
菲斯科破产疑云 吉利、东风接连放手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7 14:39:18

  当下,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的境遇不容乐观。据路透社报道,菲斯科已经走入破产边缘,正在准备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并进行了高达75%的裁员。

  能够拯救菲斯科走出困境的希望也一点点在破灭。继东风推出竞购菲斯科的消息传出后,吉利等也已放弃菲斯科。菲斯科的竞购格局风云突变,或许能够给国内跃跃欲试参加海外捡漏的车企们些许启示。

  破产在即

  万般无奈下,4月5日菲斯科宣布将其在美国市场的员工数量裁减了75%,仅保留了50名高级经理和高管。而菲斯科CEO托尼·波萨瓦兹已谈定破产律师,在做破产的最后准备。

  消息人士透露,菲斯科方面已聘请Kirkland & Ellis LLP律师事务所为其破产保护准备材料并处理其破产的相关事宜。裁员75%、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的做法也是在Huron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做出的决定。

  汽车分析师田永秋表示,频发的质量问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确定、管理层内部的不团结等都给菲斯科汽车的生存带来了严重挑战。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能源部和菲斯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颇为紧张。对于上述消息,美国能源部的一位发言人未立即置评。但是,在近日美国联邦政府责任办公室(GAO)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在目前形势下,能源部不可能继续行使剩余贷款的发放权力。”这意味着菲斯科无法进一步享受美国政府提供的贷款。

  外媒报道称,菲斯科希望能够通过并购来避免破产保护,这样就不会受到来自美国能源部的压力。菲斯科方面的确一度希望能够吸引买家来避免破产的命运,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方法似乎并未奏效。

  除了上述种种,菲斯科的整体情况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美国爱荷华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表示,菲斯科电动车公司的技术不应该出售给中国公司。在菲斯科深陷资金不足的境遇之下,这样的声音似乎显得格外刺耳。

  对此,田永秋认为,“虽然以CEO托尼为代表的菲斯科高层继续在中国活动,寻找融资,但估计不会这么快就有结果,因为4月22日菲斯科还款期限已经临近。从目前形势综合分析,菲斯科破产似乎不可避免。所以最迟三周内应该就有结果了。”

  菲斯科公司董事会表示,并未放弃潜在的出售打算并预计将及时就递交破产保护的时间做出决定。

  态度谨慎

  反观意欲收购菲斯科的中国企业,态度也随着局势的变化趋向谨慎。

  曾经对收购菲斯科表示感兴趣的中国企业包括吉利汽车、东风汽车、万向集团、北汽集团、广汇汽车等,上述企业与菲斯科进行过谈判的传闻不时传出。

  知情人士透露,吉利汽车退出竞购的原因为“收购案发生变化,风险太大”。美国政府要求菲斯科恢复生产并在本地创造就业岗位,而此事对于吉利汽车而言风险过大,不得不选择放弃。

  “部分中国企业暂时退出对菲斯科的竞购,部分中国企业仍然坚持继续追求菲斯科,而另一部分中国企业在为破产拍卖做准备。”对于中国企业收购菲斯科的现状,田永秋评价道。

  从传出几家中国企业争相竞价收购菲斯科的消息,到时至今日众企业逐渐看淡甚至退出收购菲斯科的竞争,如此急速的态度转变在以前的汽车收购案例中甚少出现。分析人士表示,除了菲斯科与美国政府就继续贷款条件不能达成一致的原因之外,中国企业对菲斯科的认识逐渐客观也是一大因素。

  田永秋认为,菲斯科可能并不是所谓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集大成者”,“虽然菲斯科车身外观设计比较领先,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动力电池、内部混合动力的控制和管理系统、动力转换和整合系统都不在菲斯科的控制之下,这些核心部件的知识产权均属于菲斯科的合资另一方母公司量子技术。另外,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和教训也提醒着中国企业,等菲斯科破产拍卖时再出手似乎更合算一些。”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菲斯科的CEO将继续努力寻找融资渠道,也在保持与中国企业的谈判。菲斯科表示也在考虑分开出售的可能性,并认为其车身设计、技术授权或设计人才都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考虑的对象。

  两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菲斯科已经与超过了6家车企开展磋商,包括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但还没有一个潜在的买家愿意接管美国能源部对菲斯科的贷款。

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