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娱乐频道 > 影视评论
《新编辑》导演:相信年轻人都会喜欢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6 13:46:39

《老编辑》剧照

《新编辑》剧照

  经典剧新拍一直被看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哪怕像《新编辑部故事》这样,新老版都是郑晓龙掌勺,但网络普遍评价是“一杯是陈年佳酿,一杯却像是掺了水的假酒”。郑晓龙上部作品《甄嬛传》堪称神剧,《新编辑部故事》,会是他的“滑铁卢”吗?《新编辑部故事》一开播,剧情不够幽默、台词俗套缺乏内涵、段子过时、演员表演太夸张等各种指责铺天盖地。不过在郑晓龙和该剧制片人曹平看来,老版《编辑部的故事》是经典,观众有心理落差是正常的,他们也不追求超越经典,但还是请观众看完了再下最后结论。

  剧情过时?

  怎么写也跟不上时代,关键是植入合理

  《新编辑部故事》开篇与老版一样以“谁主浮沉”为题,讲述了遭遇经营危机的《人间指南》如何求变求生。剧中也涉及了“出场费”、“曝光率”、“隐婚”等娱乐圈话题,对选秀节目、过气明星复出、恶俗炒作进行讽刺。不过很多观众指出,很多段子是从网上直接扒过来,而且过时了,语言俗气,缺少老“编辑”那种犀利深刻的冷幽默。

  《编辑部的故事》编剧有王朔、冯小刚,郑晓龙说,“现在的编剧很难达到王朔的水平,模仿也困难。后来我干脆解放思想,保留语言幽默感,再把各种喜剧样式都放进去。我相信创新性、喜剧性、带有话题性的东西,年轻人都会喜欢”。

  对于台词过时的问题,曹平也坦言,剧本最早成形于2009年,写着写着很多话题就过时了,后来大家决定保留有价值的“过时”段子,“因为怎么改也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关键要植入得合理自然”。

  表演太过?

  没有一本正经讲故事,需要观众幽默感配合

  演员也是质疑的焦点。黄海波与葛优在“热衷女性”的特点上很像,挤小眼睛,贱贱的表情却总是流于表面。陈好演的海归女,简直就是《粉红女郎》万人迷的翻版。观众坦言,表演“过”了点,“味道”差很远。

  郑晓龙坦言,吕丽萍是比过去演得夸张多了。但他认为,新“编辑部”反映社会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哪怕演员表演夸张一些,甚至有点流俗都没有关系,这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他有些无奈地说,“看这部剧需要观众的幽默感来配合。我这次没有一本正经地讲故事,也请观众不要一本正经地去研究”。曹平则力挺陈好,“陈好的角色定位就是‘万人迷’,她演这类角色很有说服力”。她认为观众拿新编辑部演员和老版演员去比较不公平,“观众主观地拿新老演员去对比肯定会有落差。新编辑部中的演员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才演了几集,不要过早下结论”。

  晚节不保?

  有创新有营养,见证社会变迁就成功了

  从《编辑部的故事》、《渴望》、《北京人到纽约》,到近年来的《金婚》、《甄嬛传》,郑晓龙几乎每部作品都是口碑收视率双收,在电视剧圈子里很少有。《新编辑部故事》出来后,乐视网与三大卫视同步播出,但目前该剧没有进入任何一家卫视当日收视率排行前三。不过,从乐视网传来的消息却较为乐观,该剧在乐视网刚上线6集总播放量就已破千万,且还在不断攀升。而该剧在播出第二天,百度风云排行榜电视剧类则排名第五,也有上升趋势。网络视频的受众相比电视更年轻化,对社会热点话题更敏感。而这部定义为“新潮喜剧”的《新编辑部故事》恰巧对上了这些年轻人的胃口。由此看来,这种话题剧相对电视台而言,恐怕更有可能在网络视频上实现高收视。

  目前,对于各种角色剧情,网上吐槽一片。不少观众为郑晓龙捏一把汗,“郑导千万别‘晚节不保’,新编辑部不会是他的破功之作吧。而对此问题,郑晓龙完全不放在心上,底气倒还挺足,认为《新编辑部故事》会慢慢被观众接受,“过去周星驰的喜剧都在创新过程中被人接受的,一开始很多人觉得比较闹比较过。《武林外传》出来后我也不是很喜欢,但是慢慢觉得很不错。”合作多年的曹平则为郑晓龙打抱不平,直言不能凭几天的收视率去衡量一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出来的时候,收视率也没有《渴望》高。我认为一部电视剧,收视率高低不是最主要的,这个片子有创新,有营养,见证社会变迁就成功了。”无论是导演郑晓龙还是制片人曹平,其实并没有把超越老版作为目标,还打算继续新拍《北京人在纽约》“将这些90年代原创电视作品进行新拍虽然难说会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用新视觉去演绎经典,是值得去做的。”

来源: 新浪娱乐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