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专题访谈
深耕区域市场 海马汽车强化流通新渠道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5 15:56:5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汽车消费也日趋增长,并变得更加多元化,原有的单一的4S店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汽车流通领域的需求。为应对汽车流通领域的变化,很多自主车企结合自身特点,开始对网络布局和终端经营模式进行调整。目前,海马汽车重庆雪屿旗舰店在西南重镇重庆开业,也正是海马汽车新一轮网络布局的显现。

  区域市场开发代替传统网点建设

  经过多年的积累,海马汽车掌握了更多成熟技术,产品谱系也日趋完善。海马品牌的自主第二代产品将在今年全面亮相,预计到2015年,海马汽车将有十款新车推向市场,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原有经销网点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多产品同时销售的需求。

  同时,随着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展,二三线市场,甚至四线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些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亟待开发。

  基于以上两点,海马汽车制定了面向区域渠道的发展策略,并以区域市场的开发代替传统的网点建设,支持区域经销商因地制宜扩大自己的业务,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

  强化品牌形象注重区域发展

  在“同一品牌不分网、销售服务一体化、因地制宜”三大原则的指导下,海马汽车制定了面向区域渠道的发展策略。

  坚持同一品牌不分网的战略部署,海马的第二代自主产品全部采用“海马”品牌,统一使用“鲲鹏”标,并在同一销售网络中进行销售。在进一步扩大“海马”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更广泛的培育客户资源。

  在网络布局方面,海马汽车运用多种形态的网络模式,建立旗舰店、标准店、功能店、城市展厅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硬件模式,通过合理布局满足各级市场需求。其中,旗舰店在整个区域拓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代表着海马汽车在区域的品牌形象,在区域中处于核心地位。

  不仅如此,海马汽车还给予长期合作并有很高品牌忠诚度的区域经销商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在网络形态上形成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使这些核心经销商能够在一个区域中代表海马品牌,同时带动周边区域的网络发展,达到深耕区域市场的目的,同时降低扩张渠道成本。

  合作共赢提升区域竞争力

  根据对未来流通领域变化的认识,海马汽车认为,主机厂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这种调整和变化。海马汽车坚持“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致力与经销商形成“平等、互利、信任、责任”的新型合作关系。海马汽车注重培养经销商的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积极指导和扶持不同类型的经销商,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营销网络,合理布局,并着力培育区域型经销商。

  海马汽车认为,只有与经销商相互协作,共同建立完善的渠道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深耕区域市场的目的。为此,海马汽车提出与经销商形成“责任共同体”的合作模式,选择与具有一定区域管理实力经销商进行合作。海马汽车还邀请这些经销商参与到区域市场规划、策略制定中,并为其提供金融信贷、融资支持、系统采购等特殊支持,实现经销商一线实战,海马厂商二线支持的共同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能提升海马汽车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合理产品规划应对多样化市场需求

  为了应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要强化渠道建设,因地制宜的规划终端销售体系,另一方面还要有合理的产品规划做支撑,充分满足各类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全新平台的首款轿车海马M3的正式上市,海马汽车开启新一轮产品序列的投放。从2013年到2015年,海马汽车将带给消费者带来轿车、SUV、MPV三大系列,十款车型,轿车涵盖了从A0级到B级车型,全面满足从年轻时尚人群、家庭用车、公商务人群的需求。更全面的产品类型覆盖不同市场的用车需求,根据不同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管理,不仅对终端销售有很强的支撑作用,更能提升海马汽车在不同区域的市场竞争力。

  海马汽车通过对产品规划及网络布局进行调整,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增强流通领域的竞争力。预计到2013年末,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近500家销售服务店,其中高标准旗舰店约20家,并在2015年底达到地级市的100%的网络覆盖率,经销商数量达到1000家,实现近50万的销量目标。

来源: 网上车市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