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闻
凤凰古城捆绑收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3 10:14:57

  凤凰古城一处售票点前贴出了新的门票管理办法

  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称的凤凰县,却因古城门票新政引来如潮批评

  曾被称为“最美小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文古城凤凰,最近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皆因凤凰古城推出了捆绑式的“一票制”政策,引起全国舆论哗然。旅游业界对此政策认同者少之又少,法律界也指此举有违法之嫌,就连当地居民也陷入有赞成有反对的矛盾当中。那么,这惹人争议的收费政策到底有哪些是与非?

  【新闻背景】

  近日,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凤凰县政府各占51%和49%的股份,组建凤凰古城景区管理服务公司,对进入凤凰古城的游客收取148元门票,有效期三天,长住游客能延长时间。湘西籍人士凭身份证免费进入。对那些重复来凤凰玩的游客,一是一年内无需重复购票,二是购票达三次者,终身免票。按照凤凰县政府的官方说法,现在凤凰古城一票制之后,148元的票价包括了凤凰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沱江泛舟、万寿宫、古城墙、主题博物馆、虹桥等9景区以及之前108元的南华山,算是加量不加价。但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凤凰古城9景是单独卖门票的,很多游客只选30元/人的沱江泛舟项目,其他8景并不喜欢去;后来9景捆绑了,很多游客就一个景都不去了,只玩不收费的古城。

  收费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言人:李进茂,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

  对于凤凰古城此次的收费新政,李进茂的态度很明确:坚决反对!凤凰古城一票制公布之初,李进茂就对记者表达反对的立场。他认为,像凤凰古镇这样的古村落、古城镇,是这些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遗产性资源,收门票有三大错误,第一,政府变成一个有限公司的股东,与民争利。第二,政府把自己当作经营主体而不是市场的监管者,这是明显的政府错位,损害古城中商户的利益。第三,损害政府自身的利益,收门票后,客流肯定少了,门票收入看似高了,但政府的税收能力会变差。简单地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除了三大错误,李进茂还认为,凤凰古城这次的收费政策和旅游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国务院刚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地提出公益性的公园,政府要投入维护,逐步免费开放,包括国家级的名胜风景区都是要逐步免费的。从这角度看,凤凰古城有关方面还违反了国家的大政方针。

  李进茂表示,古城要维护好,发展好,只有打造好的旅游品牌,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收方面来增加政府收入,促进古城保护。当地政府也可以通过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创新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来升级整个景区。“我去过瑞士等很多国家,人家的古村镇漂亮得多,但人家都没收门票,甚至里面有景区的都没有要收门票的。为什么?因为在旅游创新上想出更多的办法,创造更好的环境来增收。”

  不排除在相关线路增加门票成本

  发言人:旅行社代表广之旅、中国国旅广东公司

  对于凤凰古城景区门票从0至148元的转变,广之旅国内游中心总经理文爽早前曾表示,目前该社凤凰古城相关旅游产品主要分为皇牌团、人气团以及特惠团,价格约从1199元至2099元不等,其中,人气团及特惠团由客人根据自身需求自理古城内景区门票。文爽分析,以往市民就算不入古城内的景区亦可入古城感受当地村落特色、人文风情等,但执行“凭票入城”后,市民不购票则无法进入古城游览,直接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因此,该社不排除根据市场需求和保证游览体验在相关线路价格上增加门票成本,但目前仍在观望中,尚未调价。而皇牌团行程中基本已包含了凤凰古城内的景点门票,执行古城门票后,对线路价格则不会有影响。

  面对景区门票的上涨,中国国旅广东公司有关人士则表示,一方面,旅行社采用大采购方式购买景区门票,可以拿到相对优惠的团队价,目前团队价尚未有较大升幅,对行程中的成本增长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如果团队票价格上涨,公司也将积极联系地接社,尽量争取最大幅度的优惠,并做出让利,在可控范围内自行消化新增的成本差额,为游客“减负”。同时,旅行社也会定时推出相应的特价线路,让游客和会员出游更轻松。此外,打算出游的游客,景区涨价费用如果在不可接受范围内,可能重新考虑调整行程或改去其他同类景区,或可带动相关线路的热销。

  

 [1] [2] 下一页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