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行业评论
叶盛基:十城千辆部分城市新能源车几乎为0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2013-04-22 11:42:24

  4月20日、2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世界汽车组织支持的“2013中国汽车论坛”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新增长形势下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品牌、国际化”。在“建设和谐绿色汽车社会”分论坛上,与会者就中国新能源车辆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下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发言实录。

  下面有我给大家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剖析。有关观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给大家报告的基本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未来的发展提一点建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

  整个现状而言,整个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正因为这些我们要可持续的发展,怎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从分析看来我们要大力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今天,我们发展的很大,产销连年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的能源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是世界各有关国家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影响了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也正因为这样的问题制约着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表看出我们能源的依存度,我们现在原油的进口量不完全统计现在达到57%,这是很危险的。我们汽车能源要转型,如果不转型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大问题,也正因为这样汽车行业,我们的汽车企业在节能方面,做大的努力,我们从05年开始实施第一阶段的燃油消耗乘用车标准,目前正在实施的二阶段的乘用车标准,包括逐步实施有关商用车的标准。在节能方面我们汽车行业自己加强练内功,加倍努力降低我们汽车的油耗。

  面临这样的能源问题我们认为解决的有关途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提高传统汽车的效率,规定汽车升级,降低能耗,需要我们利用一切节能技术推进传统车的节能,包括先进的发动机,先进的传统技术,以及轻量化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我们要大力推进和应用混合动力技术来实现传统车的节能。另外我们要大力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真正去实现整个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我们各有关专家做了很多的梳理,信息收纳不同的渠道也有不同的诠释。刚才甄子健博士也介绍了一些信息,有关总体的情况,以及运行推广的基本情况,还有相关专项的推进情况和大家分享。

  总体而言我们各有关整车厂,尤其是我们传统的骨干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研发上做了大的努力,我们不可否认,我们一些新兴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做了很多努力,我们比亚迪公司,可以这么说,有关企业在整车研发产品示范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同时零部件方面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等关紧零部进领域取得明显进步。初步形成了新能源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刚才甄子健博士谈到十城千辆的问题,我这里不多说,十城千辆从09年到现在已经基本告一个段落,原来是10个城,现在已经发展25个城市,包括6个城市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加起来有30个城市。在相应的城市区域示范推广过程中,我们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08年开始,我们08年奥运会已经有小试,2010年世博会上我们的示范运行取得了好成绩,广东奥运会也取得了很好的表现,在私人购买新能源试点上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总之,通过示范推广进一步宣传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发展所取得成绩,同时通过示范推广我们也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成熟性,进一步验证整个产业链的成熟性,进一步探索了有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商业模式,包括使用环境。

  客观的说我们的示范推广是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推广面,我们推广的力度还是不足的,我们推广的预计效果也是没有完全达到一些目的,我们有25个城市示范运行,推广。从综合评价看,应该讲各个城市参差不齐,有的城市虽然取得示范推广的资质,但是示范车辆寥寥无几,几乎为0,需要进一步总结示范推广相关的情况,进一步分析问题,以便于下一阶段的推广。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示范推广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只有系统完整的去实施示范推广才能完整的验证我们产品的成熟性,才能全面验证产业链的成熟,有关商业模式也需要我们探索。另外我们要进一步验证和确定规划,我们有关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科技专项大家都知道863,“十一五”的863为我们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整个产品的研发,整体研发体系的初步构件上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正因为这样才有新能源汽车的新局面。社会上不同人士也评价863的成绩,也正是因为863的突出成绩才有未来新能源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关于国际新能源发展趋势我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国家最新发展规划,国际发展趋势,有关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稳步推进的国家,12年德国发布了国家电动汽车第三次评估报告,这个报告对中国进一步落实新能源规划有借鉴作用的。美国12年也启动了EV-Everywhere计划,它的计划有特殊性,想通过高性能力电子电池材料,以及插电式技术的突破,以及轻量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支持,实现5年收回车辆附加成本的目标,对我们未来的动态和变化,也考虑了一个规划的发展,可能涉及到相关性。

  另外日本2010年发布《日本下一代汽车发展战略其中包括:总体战略,电池战略,资源战略,基础设施,系统战略,国际标准化等。这应该说对我们中国汽车工业不断的去建立自身的具有战略性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的。而且我们正在研究强国战略的规划方案,我想日本的有关下一代汽车发展的战略,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再有国际上都在全面的推动混合动力的应用。各有关先进国家在很多动力技术上应该说逐渐的突出,我们国家这方面落后了,我们也在积极的追赶。在技术的推进上我们国外先进国家也比中国先进,我们在这方面要全方面的向国际先进国家学习。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动这一块,国际上有关经验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借鉴。小型汽车发展问题,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初期,对小型电动车的发展研究的,2012年日本发布的面对小型电动汽车导入的准则,鼓励小型电动汽车发展,它的一些做法在中国也值得肯定,也值得中国实践。当然我们推行小型的电动汽车,并不是推行那些安全不能保证的,基本上没有电动性能的,或者说未来环保不可控的,这样一个小型电动汽车,是不是值得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中国也在积极的跟进,国际上的燃料电池汽车的进步远比中国快,所以我们要加紧跟进。

  关于动力电池这一块,现在社会上说锂电池不错,但是也不能完全满足整车动力的需要,所以都在积极的研究新一代的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国际上各有关国家都在默默的做工作,各国都在不停的探索动力电池,我们国家也在积极的研究筹措建立国家级的动力研究院,来探索新型电池,来跟踪国际上最新的技术。

  关于发展建议,我们从这几点和大家探索,一个是有关市场方面,跟踪方面就有关建议和大家共享。

  从市场分析看消费者购买汽车主要关注的因素罗列了如下,不见得完全全面,但是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供大家参考。影响电动汽车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看有如下几个方面,是不是完全覆盖了所有的因素呢?可能针对有关因素的分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供大家参考。有关机构对中国市场比较的预测,之所以要谈这个预测,就说明我们的预测站在不同的角度,数值不一样的。比如说2020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197万辆,混合动力,而贝恩公司未来3年内纯点总汽车的潜在市场有望达到150万辆,其中中国有20万辆的比例,占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预测,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年产量达到13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产量达到40万辆,纯电动汽车达到20万辆。各个公司的判断不一样,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可预测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把握性。因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种因素太多了,不好去把握。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些数据,并不绝对是问题,只不过做一个参考。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肯定是往前不断发展,保有量肯定不断的增加,混合动力发展的建议,我们有这几点。一是加快混合动力乘用车开发及市场运用,加大混合动力客车开发推广力度,大力推进天然气混合动力技术开发与应用。我们汽车行业如何有效推动综合混合动力的推广,和中国混合动力产品的应用。记得去年9月份,在混合动力产品的研讨会,我们同样今年9月份也要再次的举办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广和产品应用。我想我们今年的推广和研讨会要比去年做的更广一些,更深一些。除了我们国内典型的企业,有关的产品进行演示和推荐以外,我们国外有关典型的公司,也会踊跃的参考。同时我们针对混合动力技术,以及产品的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生产企业,不仅是使用本身,更重要的是从政策层面,从行业层面,从系统层面识别提出有关政策的建议。我们的研讨会相信会对整个行业动力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推广有积极作用的。

  关于纯电动的发展建议,这一块我罗列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多说,我相信各位来宾在不同的渠道也谈了很多,我想罗列的这些相关的建议大家都有共性的认知。

  谢谢!

来源:新浪汽车综合 作者: 编辑: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