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斤论书价——书有价,阅读无价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19 12:13:54
以斤论书价的标语异常醒目
店内一角
店内一角
浙江在线衢州4月19日讯 (实习记者 叶燕增) “为了回笼资金,所有正版图书论斤出售,每斤11元起,原本几十块上百块的正版好书,现在只需几块钱。”
近日,记者发现市区上街和中河沿都悄然出现了一种别样书店——以斤论书价,即图书的价格不再像以往明码实价,或打折优惠,而是以其重量为定价标准,每斤11元至18元不等。
众所周知,近年来电子阅读逐渐蚕食着传统纸质书籍市场。一铭茶,一本书,一张椅的画面再难出现在众人的生活中。“出版社卖给图书馆、书店的很多书都被退了回来,长期积压着,只能以低价卖给我们。”其中一家店的老板解释说。记者发现,店内的书包罗万象,中外文学、中小学作文、畅销小说、少儿读物应有尽有……柜子上用纸赫然写着15元/斤、13元/斤、11元/斤。整体而言,文学类的书相较于生活实用类的书更便宜一些。记者选中一本四册简装的《西游记》交给店主,称量后得四斤多,以18元/斤计算,这本原价299元的名著现只要72元,差距如此之大无不令人咋舌。
其实,以斤论书价早已不是新鲜事。以往记者在温州、杭州、宁波等大城市均发现类似情况。在纸质图书市场日渐式微的背景下,以斤论书价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无可厚非。但当我们以低廉的价格购得图书时,记者不免忧心,是否还能如前人般爱不释手、挑灯夜读?古人云“书非借而不能读”,强调的即是书来之不易,需迫切读完的心境。
“书山有路勤为径”,以斤论书价反映的不仅仅是纸质媒介的日渐式微,更折射出当代人在今日电子阅读盛行的一种功利心理,或为了掌握某种技能,或为了迅速捕捉相关信息,而不再是纯粹地修生养性,享阅读之快感。
诚然,以斤论书价既成现实,唯愿无论贵贱,善待之,静读之。
来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作者:
实习记者 叶燕增
编辑:
刘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