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口的小吃摊就扎堆,孩子每天都要买,真没办法!”4月11日,在西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毛女士跟记者说起了她的困扰。记者在校门口采访发现,小学生放学后“留恋”路边摊零食的现象十分普遍。然而,这些零食的质量和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却令人十分担忧。
【现场调查】
小学生难抵“路边香”
4月11日,记者在放学时分走访了市区几所中小学。快到放学时间时,学校大门附近很快聚集了不少三轮车小贩,有的卖煎饼、麻辣串,有的卖烤香肠、小蛋糕……五颜六色,香味诱人。校门口周边的小店也把各种食品和文具混杂着摆到门口。
随着放学的学生们蜂拥而出,这些小摊前很快就被挤得水泄不通。“阿姨,给我来一包辣条”、“我要一包火爆鸡筋”,学生们有的是自己掏钱熟练地指点着食品,有的是缠着家长一起来买东西吃。
记者发现,这些小零食价格以五角钱居多,也有一元、两元的。而且包装艳丽,包装上所印的生产厂家,大多位于河南、四川、广东等地,其中部分没有生产日期,或生产日期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包装袋外全是油。
随着小学生不断涌出校门,各摊位前越来越拥挤,已经买了零食的学生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这些小零食为何如此吸引小学生?记者花5毛钱买了一包最受学生欢迎的“辣条”,发现这些食品都属于“重口味”,对人的味觉刺激较大,一旦吃了就会上瘾,很难拒绝它的诱惑。
【家长无奈】
“想管管不住”
记者了解到,家长们对于一些学校门口的“垃圾食品”既担忧又无奈。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健康受到影响,采取不给零花钱,或亲自去学校接孩子的方法,来阻止小孩乱吃零食。但让多数家长头痛的是,很多时候孩子还是会偷偷买着吃,家长想管也管不住。
家长毛女士说,前几天女儿买回来一罐五颜六色的小糖果,她把糖果放进开水里,立即像泡腾片似的冒着气泡化开来。“女儿喝得开心,我在边上看得担心。”毛女士说,水里鲜艳的颜色一看就是加了大量的色素,有的泡出来的水像墨汁一样黑,“我尝了一口,甜得舌头都难受。”
毛女士当即没收了女儿的零食,女儿却不高兴,说班里的同学都在吃,有的每天都要买几罐,最多的同学带了十几罐来。
“我平时也经常跟她讲这些东西吃多了不好,但她还是会瞒着我们偷偷买,真没办法!”毛女士无奈地说。
采访中,记者也询问了几名买零食的学生,他们都说妈妈不赞成他们买,但看到其他同学都买,自己也忍不住要去买来吃。
【学校犯难】
校外行为难管理
针对校门口被零食摊“包围”的现象,学校方面也直呼难管理。
“学生一离开校门,老师也很难去监督学生是否吃零食。 ”市区一所学校的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不少家长也曾向学校反映校门口食品卫生的问题,可学校除了对学生再三告诫外,能做的就是派人将摊贩赶到远一点的地方,但还是不能杜绝。
“这些三无食品没有质量保证,一旦出现事故连维权可能都难!”有家长表示,希望相关的职能部门能加强监管,及时对校门外的“问题食品”进行清理。
校门外的小吃摊围满了小学生。
如何让孩子
远离“垃圾食品”
-经验谈
如何让孩子
远离“垃圾食品”
如何让孩子拒绝路边摊零食的“诱惑”,远离“垃圾食品”?晚报“家长沙龙”QQ群里,有家长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黄女士(孩子读小学一年级):我家儿子从来不吃这些零食,因为一直以来我都不让他接触这些零食类,只给他吃水果,还有一些牛奶、蛋糕。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当然就不知道这是什么。问我我就会说这些是“垃圾食品”,他就不会想去尝试。加上现在他上下学都是我们接送的,他完全没有机会到校门口的小店逛。不过我自己在家里也从来不吃这些东西,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网友“妞妞妈”(孩子读小学二年级):我家孩子也不吃路边摊的东西,她是女孩,怕早发育,所以她自己不吃。
女儿7岁的时候感冒了去医院看病,正好遇到一个女孩才8岁就来月经在那里看病,她听见医生说,这就是吃垃圾食品造成的,会影响身体,提早发育,所以她害怕,不敢吃这些东西。必须让孩子亲眼看到或者认识到垃圾食品的危害,他们才会害怕。虽然有点残忍,却很实用。当然孩子想吃零食时,我会带她去蛋糕店买面包,卫生比较有保障。
王先生(孙女读小学五年级):很多小孩放学买零食吃,是因为肚子饿。我每天来接孩子时,都会带几根香蕉或苹果过来。有了吃的东西,她就不会去买这种零食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坚持这样,孩子也养成了不吃路边摊零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