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在田间地头,荠菜、苦叶、马兰头等野菜日渐繁茂。这些野菜因其清淡爽口,并且具备养生保健功效,受到众多市民的追捧,成为当下餐桌上的“宠儿”。
时令野菜广受追捧
近日,笔者走访江山市区一些菜场,看到不少菜摊上都摆着马兰头、蕨菜等时令野菜。在江滨菜市场,市民周阿姨正在选购马兰头,“野菜是纯天然的,不像大棚蔬菜,家人都爱吃。”
摊主杨大姐把新鲜的蕨菜和野水芹摆在最前面的位置。她说:“现在大家都喜欢买没用过农药和肥料的野菜,野菜比普通蔬菜好卖得多。”她家在山区,早在1个月前就开始采摘蕨菜来卖,销路一直不错。据了解,蕨菜、野水芹一般以捆扎的方式出售,价格在1元钱左右,马兰头价格稍高,每公斤约8元。
眼下,各家餐馆最受宠的也是野菜。“现在,点野菜的顾客比较多。考虑到野菜保鲜比较难,通常我们购买的数量不会特别多,有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经营农家乐的毛永红告诉笔者。现在,城里人追求自然健康,他们大多选在节假日来吃观音菜、鸭掌菜等,口感较好,深受顾客喜爱。“如今是野菜种类最多的时候,有些老顾客还是提前预定,专门来品尝野菜的。”
市民更爱自采野菜
除了到菜场直接选购,很多市民更喜欢自己采摘野菜,只为吃个新鲜。最近几天,市民祝女士和邻居回到江山上余老家,她们准备到乡间摘野菜。她告诉笔者:“自己到野外摘的干净又安全,反正闲着没事,采些回家给家人换换口味。同时,又可以出游踏青,有吃有玩,经济又休闲。”
一旁的市民吴女士告诉笔者说:“有些野菜是大棚种植出来的,口感不是很鲜,我还是钟爱野外直接采摘的。”上周末,她还到郊外挖了一大袋马兰头和荠菜,除了自己吃,还卖了一部分给饭店。
野外采摘野菜,虽然乐趣多,但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市民周先生对笔者谈起自己摘野菜遇蛇的经历,心有余悸。周先生家人喜爱吃腌制的蕨菜,4月3日就相约到乡下去采摘。“当时,我发现一处蕨菜长得特别好,正要过去摘时,看到对面不远处有条蛇。幸好发现得早,不然被咬就麻烦了!”周先生提醒说,“现在天气回暖,蛇开始出没,到野外采摘野菜时,要特别小心!”
野菜虽好不宜多食
“买点种子种在阳台上,这些天就能收获,真的很有成就感。”常在阳台上种菜的毛女士告诉笔者,除了平时踏青采摘野菜回家,她还喜欢在自家阳台种上一些,体会田园乐趣。
笔者在一家网站上看到,商家展示了很多野菜种子,在一些种子专营店里,甚至设置了保健野菜类,其中不乏有荠菜、蒲公英等种子。据悉,一些市民通过网购野菜种子,实现自己的田园梦,足见野菜受欢迎的程度了。但是,据笔者了解,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野菜。
“本地常见的野菜有荠菜、马兰头、苦叶、蕨菜等,野菜的品种繁多,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食性。例如马兰头是我们比较常吃的野菜,多生长在路边、田野、山坡上,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食的功用,对咽喉发炎有一定功效。荠菜呈莲座状,叶片呈羽状分裂,开小白花,凉血止血,利尿除湿,可以缓解尿血,肠炎,腹泻,痢疾等病症。”江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日才介绍。
野菜虽好,但食用时仍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据刘医师介绍,野菜在采摘时要注意辨识清楚其种类,以免误食有毒的野菜。“一些野菜偏寒凉,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以及脾胃不好的人群,不宜过多食用。例如蕨菜偏寒,而且是粗纤维食物,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特别是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宜食用。”刘医师提醒,采摘野菜时,其生长环境也很重要,一些生长在路边的野菜,可能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宜食用,否则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