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台州中小学生微博用户近300个 你怎么看?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16 10:14:20

   玩微博的中小学生不少

  勤于更新内容的不多

  张晶宣现在是温岭市一名初二学生,不过,她玩微博挺早,3年前就开始了。当时,张晶宣还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是开通QQ的时候看到有微博,就很好奇微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就开通了腾讯微博。”

  张晶宣的微博生活很简单,每个周末,她会上微博看看笑话,关注一些明星的动向,每次1到2个小时左右。张晶宣对微博的印象就两个字——“好玩”,在微博上看到的趣人趣事,经常成为她和同学的谈资之一。

  像张晶宣这样,在小学阶段就开通微博的台州学生可不在少数。

  记者在新浪微博搜索发现,台州小学至初中年龄段的微博用户有近300个。记者随机看了其中30多个用户主页,发现这些学生用户的共同特点是——信息内容多是心情记录和明星动态,疲于管理,信息更新速度很慢,每周更新几次算快了,有些几个月才更新一次,甚至没有更新内容。

  对此,张晶宣的解释是“学习忙,没时间更新”,她说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小学每天上学、做作业没什么空闲,但周末和寒暑假还是有时间的,可以上上网、玩玩微博。可是到了初中,周末、寒暑假也忙着上兴趣班、培训,真的是连上QQ的时间也很少了,每次开一下看看,跟同学打个招呼就下线,哪还有时间浏览微博呢?”

  张晶宣的微博玩了两年之后,就没有再坚持下去了。“不光是我,我的很多同学都这样,小学阶段就开了微博,上初中后因为学习忙就没再玩了。”

  多以好玩的心态看微博

  明星偶像是最大关注点

  日前,记者以街头采访、网络电话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50位有过玩微博经历的学生(小学4年级至初三年龄段),对他们玩微博的时间、关注内容等做了统计。

  在“你多久刷一次微博”一题中,41人选择“每天”,6人选择“每周两三次”,3人选择“周末”。而在选择“每天刷微博”的41人,35人每天刷微博时间在1小时以下,且多数不超过半个小时。50位接受采访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在家里刷微博,但形式多样,其中,用电脑刷微博的人数最多,有28人;用父母的手机刷微博的人数其次,有16人;剩余6人则是用自己的手机刷微博。微博开通一年(包括不到一年)的有33人,开通两年的有12人,开通三年有5人。

  中小学生们上微博,会关注哪些东西呢?我们给出的选择答案有5种,分别是新闻、知识;明星偶像;幽默笑话;同学老师动态;自己写日记、不关注他人。结果,选择明星偶像的人次最多,有32人次;其次是幽默笑话,有30人次;再次是新闻、知识,有24人次;关注同学老师动态的有16人次;自己写心情日记、不关注他人的只有7人次。

  今年13岁的陈曦是路桥新桥镇一名小学生,也是《快乐大本营》的忠实粉丝。她去年4月份开通了新浪微博,至今发表了近70条微博,其中2/3和节目主持人有关。

  相对来说,临海的初一学生杨长宇关注面广些。杨长宇也是从小学5年级开始开通腾讯微博的,一开始,他也和同学们一样,很关注明星的动态,加上是个篮球迷,就特别关注篮球运动员。

  “玩了一年以后,妈妈发表意见了。”杨长宇说,妈妈也是个微博控,她倒不反对儿子玩微博,就是看不惯他只关注明星,“在妈妈的建议下,我也开始关注新闻、地理历史学科知识,偶尔看看,感觉也挺有用的。”

  家长分支持反对两派

  各有各的理由

  那么,对于中小学生玩微博,学生家长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在对50位学生的采访中,我们也设计了“父母是否反对你玩微博”一题。结果,8位学生表示“开通微博父母还不知情”;19位学生表示“父母也在玩微博,而且会与自己互动”;20位学生表示“父母不会管自己开微博”;剩下3位明确表示“父母反对自己开微博,只能偷偷玩”。

  上文提到的张晶宣属于第三类。她说,微博开通后,父母从来没有管过,甚至也没有过问。“适当地上上微博不会影响学习,而且,我自己控制得也比较好,只在周末玩微博,没时间就不玩微博了,爸爸妈妈自然也不会管得太严了。”

  对此,记者通过网络采访了20来位家长。路桥的於女士是支持孩子在小学阶段开微博的,她的观点是“只要孩子有表达的欲望,小学四五年级差不多就可以开微博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思想,微博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平台,孩子可以接触到时下的新事物,对成长没有坏处。”

  同样表示会支持鼓励孩子在小学阶段开微博的还有另外15位家长。他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微博本身是一个新鲜事物,也是一个传播大量新鲜事物的载体。孩子通过微博可以了解新鲜事物,也可以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生活,把自己的看法、想法表达出来,对写作是一种锻炼。家长也可以通过关注孩子的微博,了解他们的心里所想、所见所闻,也是一种沟通渠道。

  不支持孩子在小学阶段开微博的家长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第一会不会影响学习,第二会不会被网络诱惑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临海的卢先生说:“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开微博,年纪太小了。网络存在复杂性,容易诱导孩子着迷。如果孩子要开微博,我会建议他到中学阶段开,这个时候,他的思想相对成熟了。但还有一个前提,要有家长参与,借这个平台培养孩子思考的独立性,也给孩子创造一个沟通、自由的空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学生名字系化名)

  个案

  黄岩区锦江小学三(3)班64个学生——

  集体开微博记录童年

  “我为有这么一位妈妈而感到自豪。长大后,我将以双倍的爱回报妈妈!”“母爱是伟大的,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妈妈的母爱就蕴藏在我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母爱,如一丝丝清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一缕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天底下,最最无私的就是母爱了。”上周日,新浪微群“锦江小学三(3)乐园”格外热闹。

  就在上周五,黄岩锦江小学三(3)班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爱”的课文《可贵的沉默》,主要内容是讲孩子只知道自己的生日,而对父母的生日并不了解。老师特地布置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写完作文后,学生们主动把自己的作文上传到微博,本文开头的这些话就是从中摘录的。

  对于微博,黄岩锦江小学三(3)班的孩子们已经不陌生了。2012年2月,在班主任张丽娜的指导下,他们班统一开通了每位学生的微博账号,用来记录成长过程。

  张丽娜鼓励学生,用日记形式在微博上记录生活,但微博并不是强制作业,学生们可以想说就说,只要是真情实感,不管高兴不高兴,先记录下来。如今,在教室的图书角里,有一本300多页的博文锦集,题目叫做《我心飞扬》。那是张丽娜帮学生们整理的一年下来的好博文。

  上学期,学校开了信息技术课后,学生们刷微博的积极性有增无减。有时,老师会在微群里发个主题,比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尽情地感受春天”,学生们便会自己跟帖发言。有时,不用老师说,学生们也会积极发文。对于好的博文,老师会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当着全班学生朗读展示,与大家分享。“航子的阳光世界”、“林伽女孩”、“翔宇心迹2012”、“牟龙雨110”等学生各有200多条博文写得不错,就经常被当范文在班里共享。被学校网站录用博文的学生还能得到班级的奖励。

  张丽娜认为,微博的写作模式比传统模式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以前,学生作文没素材,现在,学生通过微博积累素材,对写作很有帮助。发博文还能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班级与班级之间会暗中较劲,看哪个班级被录用的博文多。

  对于微博,张丽娜表示家长也比较支持。在学生开微博前,老师给每位家长发了《告家长通知书》,经过家长的签字认可。不少家长自己也是微博控。张丽娜的班上总共有64个学生,但班级微群里有87个会员,除了老师,还有20多个家长。在微博上,老师、家长和学生相互关注,老师和家长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帮助他们记录童年,直到毕业。”张丽娜说。(黄倍倍)

  七嘴八舌

  流浪的三毛:我儿子也微博,比我溜,不让看。很像我小时候记日记。记得日记本上还有这样的字:小小日记,我的秘密,要是想看,本人允许。

  爱牵佑手:等于写日记嘛,让小学生有练笔的机会,把要说的觉得有趣的用140个字来浓缩写出来,也可以让小学生随时发现身边有趣的素材。

  小草花园:小孩子不应该玩微博,微博复杂,小孩子不懂,会影响学习的。

  佛山赵生:现在的社会,看起来越来越开放,其实有时候对某些人来说却是越来越封闭。微博是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也是展示自己,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这个平台对孩子来讲,进来是好事。为什么要限制他们呢?

  天道酬勤:若是女儿想微博的话,我不反对她使用。我家比较平等,在不违反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孩子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

  Gee心宝:朋友的女儿开了微博后,所有发表的都会吓我一跳!没有一篇是和同学讨论学习上的话题,要不是骂妈妈,要不就是电视角色发疯的关注评论某明星,要不就和同学讨论放假去哪玩!

  建议

  关注微博把握好度

  梁晓富温岭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温岭四中副校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微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有不少中小学生在好奇着微博,关注着微博。闲暇之余,他们打开微博,看着自己关注的人们又发表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言论,偶尔跟贴回复评论一番。他们通过微博可以了解更多便捷信息,加强与同伴好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友谊,也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但是,我想,中小学生们切不可过多沉溺于网络世界,把自己大部分的青春年华投掷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之中,因为微博的阅读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作为家长,在关注孩子上微博的同时,更要冷静地把握好度,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健康上网。

  微博是为人们了解信息、传播信息,沟通交流搭建起的又一个平台。如果孩子过分沉溺于微博世界,对“快餐文化”大快朵颐,没有时间去深度阅读,没有时间去发现、思考甚至写作新的东西,这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家长们应冷静面对,客观分析,让孩子们了解开通微博的利与弊,特别是要注意孩子们浏览的微博内容,不要让孩子过多沉溺于关注明星的“趣闻轶事”、“娱东八卦”等内容。

  总之,微博要成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工具,而不能让他们成为微博的工具、网络的奴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微博可以成为生活的部分,但不可以成为生活的全部。

  评说

  学生玩微博也是成长历练

  王军荣

  根据媒体报道,记者分别对成都市区内的50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和5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小学生中使用微博的人数比例达到了78%,初中生则高达90%。在使用微博的中小学生中,“家长不知道自己注册了微博,或家长从未看过自己微博”的同学占了约72%。(4月8日《成都商报》)

  另一项调查发现,微博的手机客户端已经成为必备的“装机软件”。“微博控”占到受调查的中小学生半数以上,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对微博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父母。

  学生总不忘记跟时代接轨,学生玩微博,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自然,微博也是现实世界的折射,里面的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学生也难以炼成一双火眼金睛,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玩微博挺紧张的。但是在笔者看来,学生玩微博,并不是什么大事。

  微博是把双刃剑,能够给学生带来诸多益处,比如交到朋友,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能够学会和家长沟通等等,当然,也会有不良影响,可能会使学生误入歧途,甚至会受到谩骂。近日,14岁的著名童星林妙可在微博晒照片,就意外受辱,之后她又发表微博呼吁抵制网络污言秽语。

  笔者认为,对孩子玩微博,无妨以宽容的态度对之。如果孩子愿意跟家长分享微博的精彩,那就与之一起沟通交流;如果孩子不愿意,也无妨。至于微博存在的负面影响,家长可以通过平时的交流进行提醒。

  其实,微博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孩子沉迷于微博之中,把家长挡在自己的微博之外,恐怕其根子不在微博,而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如果家长和孩子的感情是融洽的,家长注重和孩子沟通交流,自然微博也不能把孩子“带坏”。如果家长平时根本不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甚至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只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罢了,如此家长,即便孩子不玩微博,也会在别的地方学坏。

  孩子玩微博不是关键,主动和孩子沟通,让家庭关系变得融洽、快乐才是关键,小小微博怎么会把孩子带坏呢?

  链接

  南京一小学开设课程

  教学生玩微博

  2011年,南京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推出官方微博“博求微博”,还专门安排了三节信息技术课,分别从注册、使用、管理三个方面教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玩微博”。

  校园微博开通后,成为师生讨论学校事宜的网络平台,也有老师发现有了微博后,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突破了有限的40分钟,扩展至课外。微博为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为重要的教辅工具。语文老师尝试在微博上布置预习作业;数学老师发文要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校园微博让很多老师找到了与学生互动教学的新方式。

  打开南京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网页,在首页,有两块内容与微博有关。一块是关于学生微博使用情况的在线调查,目前已经有456人次投票,其中,241人次开通了学校的微博,63人次开通腾讯微博,24人次开通新浪微博,5人次开通搜狐微博,123人表示开通了2个以上的微博。一块就是“博求微博”的链接,在右上方位置。点进去,页面显示了最近比较活跃的微博用户和4月份以来的学生留言。

  

来源: 中国台州网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