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要健康天天看
“四十四 眼生刺” 如何保护眼睛避免过早衰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16 09:13:58
  导读:民间有一说法:“四十四,眼生刺”,就是说人一般到了四十岁左右,眼睛容易干涩、视物疲劳,看细小的字不清楚,或要光线强一点、拉远距离才能看清楚,这是眼睛开始衰老的一种表现。“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常见的问题是老花眼和干眼症,这两种眼部毛病都可有上述症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介绍道。

  老花眼:常被误认为是眼睛累了

  老花眼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变硬以及睫状肌力调节减弱造成的。

  黄仲委介绍道,老花眼常常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增加度数,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戴老花镜。一般来说,年龄每长5岁,约增加1个屈光度(就是平常所说的100度),没有屈光不正的人约45岁左右就要配戴老花眼镜。“但是如果原来有近视眼的人,需要配戴老花眼镜的年龄通常会相应推迟。”

  当今社会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脑、手机,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大大增加,戴老花镜的年龄或许会提早。

  对策:

  有些中年人看书时间稍长两眼就会昏花、眼胀,有时是老花看不清小字导致的,很多人却误以为是眼睛“累了”。这类人可到专业机构做“近视力表”测视力,看有无老花眼。

  早期的老花眼如果适当把台灯亮度调高一点,有时可推迟一点戴老花镜。

  真出现老花眼,且日常生活已感到明显不便,没必要硬撑着不佩戴老花镜。

  眼睛干涩:原因多要自我检查

  人从青年向老年过渡,体内环境激素水平也在改变,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性激素水平改变,年老泪腺退化会出现干眼症。

  造成干眼的原因很多,要细心查找原因。黄仲委介绍道,日积月累的眼部或全身毛病造成的后果开始显现,如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甲亢、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患有沙眼、睑缘炎、睑腺炎、过敏性结膜炎等慢性炎症性眼病,长期不治疗或久治未愈,可导致干眼症。

  一些治疗全身病变的药物如抗组胺药、降血压药、镇静剂和抗抑郁药长期使用,也会引起或加重干眼症状。长期使用某类眼药水(如某些治疗视疲劳、青光眼的眼药水),也可能造成泪液分泌不足而眼干不适。

  此外,终日面对电脑等各种视屏、眨眼次数过少或是长期戴隐形眼镜等,气候变干燥以及低湿度的空调环境影响等都会导致干眼。

  对策:

  *当眼睛感觉不适、疲劳时,连续眨眼10~20次,可帮助泪液分泌滋润眼球。

  *患有全身病或眼病,在治疗的同时,要避免使用可导致干眼的全身药或眼药。

  *对比较顽固的干眼症,必要时应到相关科室协助诊疗。

  *乐观看待更年期,多运动。

  “养目”推迟老花眼

  如果你想避免眼睛过早衰退、消除干眼症状,推迟戴老花镜,就要好好地保护眼睛。黄仲委表示,对养眼护目来说,“休息”两个字最重要,尽量留点“用眼空当”,控制看电脑、电视时间,每小时让眼睛适当休息。

  运动既能锻炼身体,眼睛也得到休息,因在健身过程中可进行远近视野交换,放松眼调节肌,缓解视疲劳,如打乒乓球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

  合理摄取营养可预防眼睛提早老化:多摄取含有丰富叶黄素及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硒的玉米、红萝卜、西兰花、西红柿、豆制品、鱼、牛奶、核桃及新鲜水果等。日常可以用龙眼肉、枸杞子、杭菊花、绿茶叶等泡茶喝,滋养肝肾明目。其中绿茶有清热作用,若体质属“寒底”的人绿茶叶可少放或改用普洱茶。

  中药熏蒸解不适

  眼睛疲劳、干涩除了局部用药外,配合全身辨证用中医药治疗,也有辅助作用。中医多从燥伤肺阴、肝阴来治疗,但要视具体患者的病情而定。

  基本方:五爪龙10克、石斛15克、谷精子10克、蒙花10克、女贞子15克、金蝉花5克、蕤仁肉10克、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生地黄15克。每天或隔天煎服,可复渣再煎。药煎煮好后,在服用前可先用来热熏蒸眼部。

来源: 大洋网-信息时报 作者: 编辑: 童文丽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