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娱乐频道 > 娱乐新闻
中国纪录片海外热卖 被边缘化后重新回暖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15 10:15:40

中国纪录片海外热卖

  在影视剧市场一片“喧嚣”的当下,去年那部《舌尖上的中国》(简称《舌尖》)把我们的目光重新拉回纪录片领域。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微博]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3》,这是他第五年发布这个报告。报告梳理了去年一年中国纪录片以及外国纪录片的发展状况。报告中指出,央视纪录片2012年海外销售额增长幅度达到180%,总金额已经突破248万美元。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的两年,无疑是这一指标激增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跨文化跨时空

  纪录片是价值观的最佳载体

  如今,我们都在提文化走出去,都希望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传递到世界,进而影响世界。在张同道看来,纪录片是价值观的最佳载体。因为影视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传播会受到制约。而当下中国的影视剧在国际上的辐射面也确实比较小,“中国的电视剧出不去东南亚,我们的故事片(指电影)进入国际主流院线的有《功夫》,不是内地拍的,是香港拍的。张艺谋也只有《英雄》进入到了国际主流院线,剩下的都很少能进入,都是在艺术影院放映一下。”

  纪录片的纪实性首先就是优势。报告给纪录片总结了两个特性——跨文化、跨时空。目前探索频道在218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每天有18亿观众在收看,它的价值观便可以跨越国界传播。

  另外,纪录片不是个时效性很强的东西,它的传播过程比故事片、电视剧长得多,活跃的生命周期也很长。一部纪录片拍出来,在5年到8年之内都可以反复播出,但是一部电影不可能,电影的传播时间基本是在上映的那1个月到两个月内,电视剧也是如此。而纪录片的活跃周期可以达到5年到8年,在这个周期里,它能一直像新片子一样,不断创造价值。

  关键词:缺人才缺资金

  在经历被边缘化后逐渐回暖

  截至2012年,纪录频道已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拥有近4000万国际用户。这是纪录片人用智慧和血汗换来的。但是很显然,我们的影响力和探索频道、国家地理、BBC这样的品牌机构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过去10年中,在收视率的严格“把控”下,在全民娱乐化的环境下,我们的纪录片经历的是一个受“打压”的低谷,纪录片被严重边缘化。张同道给记者讲了一个趣闻,当年大量的纪录栏目被收视率“拉下马”,或者被放到凌晨播放,陈晓卿(《舌尖》的导演)当年做的节目叫《见证》,陈晓卿曾经自嘲,这哪是“见证”,简直是“见鬼”。

  2010年,当相关部门发现我们的纪录片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才有了成立央视纪录频道的决策,这无疑给中国纪录片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让我们的纪录片走向世界,归根结底是需要有更多像《舌尖》这样有影响力的好作品。“中国如果有10部《舌尖》,中国纪录片就有了大大提升;如果有100部,就是国际水平。当然,拍100部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拍10部还需要一定时间。”张同道说,如今我们想拍更多好作品,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提升,比如在拍摄手法、市场化机制上,还要解决人才和资金短缺问题。

  研究报告中显示,《舌尖》在海外首轮发行额即达到35万美元,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淡季最高纪录。张同道认为,这正是因为拍摄手法使用国际镜头语言,抛弃了中国传统的宣讲式语言。纪录片《海洋》投资达到5个亿人民币,几乎是央视纪录频道两年的全部费用。而10年的纪录片边缘化所造成的人才大量流失,是我们将面临的更严重问题。中国纪录片的“越洋之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国际站位

  过去就好比提篮卖蛋现在国际机构找上门

  从去年开始,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地位悄然发生改变。张同道认为,这是因为有了以国际传播为使命的央视纪录频道。如今,大型国际机构也看到中国有个“CCTV9”。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副总经理程春丽女士告诉记者,公司每个月都要到国际展销会参展,“10年前,我们都是拉人家到咱们的展台来,让人家来看看我们的东西。现在我们去之前都预约好了,每个业务员的时间排得满满的。还有没有预约的,有时候都谈不上。”

  世界上这些纪录片制作机构也都积极与央视纪录频道合作。BBC去年合作的国际项目中,有4个是和中国合作的,都是CCTV9。最近美国国家地理在160个国家播出了CCTV9的《春晚》(国际版)。《舌尖》现在已经卖到至少40个国家。张同道说,这些对中国来讲已是历史的跨越,因为“过去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卖不回投资的”。

  据央视纪录频道消息,2013年,纪录频道将播出和国际机构联合摄制的五部纪录片项目,分别是: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摄制的《秘境中国之天坑》;与英国BBC联合摄制的《生命的奇迹》、《改变地球的一代人》、《非洲》;与澳大利亚国家银幕组织联合摄制的《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这些国际联合摄制的纪录片,除了将在央视首播,均将通过NGC、BBC等国际机构的销售渠道,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渠道播出。

  关键词:曲折发展

  十年低谷错过“国际快车”

  和电影相比,纪录片发展相对缓慢。但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都是纪录片最活跃的时期,尤其是二战期间。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有许多纪录片大导演,也有很多重要作品,那时和世界连接得也非常紧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录片制作单位。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纪录片,比如《话说长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纪录片开始衰落,“标志是以湖南卫视[微博]《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节目的兴起。那个时候纪录片本身也出现了问题,节奏越来越慢,跟踪、跟踪、再跟踪,画面都是黑糊糊、晃悠悠的,老百姓看着没意思。”

  2001年电视节目考评系统进行了革命性调整,“收视率不仅是第一、唯一,还有末位淘汰制。央视保存了一点点,还改在深夜了。”这个状况大概持续了10年左右。

  中国纪录片在衰落时期恰恰是国际纪录片发展最快的时候。《地球的日记》、《迁徙的鸟》、《海洋》、《美国华人》、《911》一批杰作横扫全球。纪录片电影屡屡创造票房纪录并屡获大奖。张同道说,“这么多年,纪录片人没有机会,一旦机会来了,大家都玩命想把自己的积累表达出来,工作不是为名为利,就是要表现出对生命的热情和创造性。”

  关键词:解决问题

  利用市场不能仅靠热情

  中国的纪录片想要走到国际市场,归根结底是要有好作品,并且是大量的好作品。但中国的纪录片制作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纪录片的发展。

  管理需要企业化模式

  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市场才能让传播更有效率。张同道认为,纪录片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虽然现在纪录频道受到这么多政策支持,但依然没有找到最适合纪录片发展的模式。比如,《舌尖》卖了那么多钱,和个人没有任何关系。”而常态化发展需要企业化模式,利用市场,不能仅靠热情。

  拍摄习惯国际化语汇

  张同道说,纪录片曾是宣传手段,“我们到国际上传播价值,必须采用国际通用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传播出去。”另外,今天的纪录片制作者要习惯国际化的讲话方式,“《舌尖》中没有一句像‘啊,我可爱的家乡’,‘这个是世界第一,那个比罗马早了多少年。’因为这些没人喜欢。”采用全新视觉,融入更多视听信息,是今天的纪录片所需要的。

  制作商业模式像电影

  在如今的国际市场上,纪录片制作已形成如同电影一样的商业模式,前期准备、撰写脚本、有计划拍摄,这样就压缩了纪录片的拍摄时间和成本。但投入资金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纪录片的质量,因为资金的多少决定着可以选用怎样的设备和可以拍摄的时间。《海洋》中有一幕,海豚像是跟着音乐在跳华尔兹,这一幕很有可能是雅克·贝汉等了3年才拍到的。

  《海洋》投资6000万欧元,相当于5亿元人民币,而我们的最高单集纪录是《下南洋》,达到250万元人民币。《舌尖》一集是70万元人民币,而《舌尖》这样的片子在美国是要投100万美元的。“相当于人家一集的价格,我们7集加一块儿还达不到。”而这样的投资,在中国的电视栏目中仍然罕见,“有些栏目一年的资金可能就几百万。”

  人才数量和观念补缺

  “我们现在的优秀团队很少。”经历了10年低谷,如今当纪录片开始回暖,人才就显得特别匮乏。作为教授纪录片课程的老师,张同道说,“几乎每周都有人给我打电话要人,我也没有人。”更让人担心的是,在高等学府,纪录片拍摄的教学并不广泛。能开设纪录片课的有几百所大学,但能有纪录片专业的基本没有。

  纪录片拍摄者和电影拍摄者有一定差别,特别需要社会人文学科的知识,如果想拍好一个作品,就要对拍摄内容有所了解,张同道说,“陈晓卿拍《舌尖》,就是把他身上最优秀的两个品质结合到一起,他是美食家,也是顶级制作人,当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时,当然能做到最好。”

  另外,一些抱有传统观念的人已不适合现在的纪录片拍摄了。今天拍纪录片的工作方法不再是“一两个人,一个地方,蹲多少年,”需要工业化制作,并且需要习惯使用国际镜头语言。

  关键词:拍摄题材

  用中国的价值观拍世界

  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让纪录片人有了大量拍摄题材。在张同道看来,拍摄本国题材应该是第一步,“刚开始,对于我们的资金、运营能力而言,这应该是非常稳妥的一步。”

  对于中国本土文化,中国人有着特别的情感,比如《舌尖》,如果外国人来拍,也许能把画面拍得更漂亮,但拍不出中国人的情感。如此来说,我们有一个非常有利的起点,但张同道同时表示,“结果不应该是落在这里,应该是以CCTV9辐射全球,我们去拍罗马、去拍纽约,用中国的价值观拍世界。”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记者 解辰巽 编辑: 童文丽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