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网络发票引电商纳税讨论 日本小网店报税凭自觉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07 14:57:05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从本月起,"网络发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到今天,网络发票露面已经一周时间了,您了解网络发票是怎样一个新事物吗?

  国瑞星光税务事务所所长高允斌介绍:这个发票的样式是统一设计的,但是它还是以电子的形式在电脑里面,消费者索要发票,商家发短信给消费者,你回去想要报账、想要查询、想要做设备维护,记住号码就行了。

  从字面上理解,网络发票是基于税务机关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的发票,是发票开具形式的变化。有观察者说,这可能是对如今红红火火的网购业税收加码的事前信号。

  网购、网络发票,二者都带个"网"字,产生这种误读也不足为怪。不过,这个话题之所以引发热议,也正因为大家对电商纳税问题的日渐关注。您网购时会索要发票吗?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没这个意识,买个小东西的话,也就懒得要发票了。

  目前,很多的B2C网商已经具备了税收制度,如果你主动索取,卖家是可以提供发票的。但部分店家表示,如果开票,会增加运营成本,可能通过提价的方式来应对。

  网店店主:那只有提高商品价格了,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和顾客说一下情况,一起来分担这块费用呗。

  没发票,消费者的权益无法保障,要发票,又担心可能将税点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网络发票的出现能不能为这个两难的选择提供解决之道呢?

  在国外,网络发票管理与网络纳税管理之间的做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在澳大利亚,如果通过购物网站买东西,网上付费之后,一般来说购物的收据和发票就会直接发到个人电子邮箱里。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澳州观察员刘珏:一般在澳大利亚网上购物,点击订单完成付费,在完成付费的同时会往你的邮箱发一封确认函,这个确认函就是我们中国所说的收据或者是发票,这个完成的步骤是统一的,你网上付费,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发票或收据传到你的邮箱,很少说没有收到收据的情况,如果说没有收到收据,要根据他的客服热线索要发票或收据,这点还是非常的方便。

  对于澳大利亚的网络卖家或小企业主来说,如果一年的收入或营业额没有超过6-7.5万澳币的话,就不需要申请自己公司的税号。

  刘珏:澳大利亚非常鼓励小企业发展,如果年收入额不到6万澳元的小企业,不用给网店注册税号,每年在3月份到10月份期间,主动在网上输入这一年的营业额,系统会自动换算出今天应缴的税。如果年营业额超过6万,要主动到税务局申请税号,每一笔的进出都要按照每一笔去扣税的。这个全凭自觉,但是税务局非常容易查,因为你的姓名是唯一的,银行帐号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有个人税号,这个个人税号跟银行帐号个人信用是挂钩的。

  由于澳大利亚注重鼓励中小企业的税收奖励与扶持政策,因此小企业主们往往更青睐于纳税带来的收获。

  刘珏: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鼓励中小企业在网上进行网店生意,而这些中小店家也特别喜欢缴税,他们交税之后,他们凭电话费、汽油费、做生意的各项开销,那部分的税都是免的。越多的缴税,可能他在生活中做生意开支免税的成份就会越多。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日本中小经营者以年为单位报税,报税行为主要凭自觉。

  黄学清:日本的发票不是由税务机关监制的统一发票,发票也没有编号,空白发票在文具店、杂货店等地方都可以买到,开具发票的时候只要盖上商店的印章就是有效的。如果说个人出售的东西,也是只要在发票上签名盖章就可以了,在网络上买东西都可以要求卖家开具发票。日本以年为单位计算税金,年初申报前一年的收入,小商家一般都是自己去税务局申报,支出的费用虽然也要准备好收据,但是税务局经常并不要求提供,这些收据要求保存5年,所以对小的个体经营者在报税时候的审查是比较宽松的,主要是靠自觉。

  我国对个体工商户有起征点的规定,每个月起征点为2万块,达不到就不征你的税。网上的商店每月销售额是否超过2万块钱,发票由谁来开具,管理很困难。这中间恐怕还有很多规章需要厘清和细化。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