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清明节
一堂生动的“清明课程”日前开授。在清明节期间,这一由和平区非遗保护中心、中共和平区委党史研究室等共同举办的“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中华优良传统”非遗大篷车“清明节”校园行活动,“开进”鞍山道小学的课堂,通过三节特殊课程,老师给孩子们构建起一个形象、立体的清明节,让他们全面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课:先上“追怀先烈”这一课
在很多孩子的心中,清明节除了“扫墓”之外,更大的意义在于放假,而对于这一节日的来历等传统文化内涵竟毫不知晓。此次活动将清明的来历和文化内涵传授给孩子,让同学们更加全面了解清明,也把这个节日过得更有意义,避免新一代的文化断层。
吉鸿昌烈士的后人郑吉安女士来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述了吉鸿昌烈士爱国抗日英雄事迹。“现代的清明节文化内涵不断被扩展丰富,增添了追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等时代内涵。因此清明课程先上‘追怀先烈’爱国教育这一课。”
第二节课:开一节“感恩课”很有必要
“结合清明节,为学生开一节‘感恩课’很有必要。”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人士介绍。
清明节通过祭祀先人、缅怀先烈也传达出一个主题,即追思感恩,清明节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感恩内涵的传统节日。“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清明节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清明祭扫让孩子明白感恩的观念,同时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历程,了解生命是怎么来的,让孩子们热爱生命,让孩子知道节日中包含着的纪念意义。”在这次活动中,不少同学这样说,“这回我知道清明节是我感恩父母、感恩先烈、感恩大自然的重要节日。清明节让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三节课:老游戏中认识清明节
“清明课程”的第三节课是室外课。同学们在校园操场坐成一圈,玩起了老游戏“丢手绢”。据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古时的清明节,人们还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荡秋千、春游、放风筝等等。在此次“清明课程”中,十余种老游戏活动齐亮相,让孩子们从游戏中认知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