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要健康天天看
女性痛经不要一忍再忍 三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06 09:19:21

  为什么会生理痛?

  妇产科医生习惯将经痛分成两类:一是如果利用各种检查方法,在骨盆腔和子宫内找不到病理原因时,就称为原发性经痛,通常发生在20岁以前。二是若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骨盆腔细菌感染、子宫肌瘤……等等骨盆腔的问题所造成的疼痛,就称为续发性经痛。

  原发性经痛通常发生在月经一开始时,少数会持续好几天,大多会痛几个小时就会逐渐消退。疼痛的性质跟生产的阵痛类似,但痛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有些人只觉得腹腔内闷闷的,有的人则剧烈疼痛,会在地上打滚。

  事实上,同样的痛,对于有些娇娇女孩是痛得要死,但对一位吃苦耐劳的农妇来说,也许只有一点酸痛。

  虽说大多数女性都有过经痛经验,但是究竟有多普遍,国内妇科界、公卫界、或行政体系,都无研究与数据。不过瑞典曾经做过大规模研究调查,发现有75%的女人答称有过经痛,也就是说,每4个来月经的女性,就有3个会经痛。

  目前认为原发性的可能塬因有:心理因素、体质因素、内分泌因素。国外研究结果显示,社经地位高的女性经痛的情形愈严重,显示心理压力可能是造成经痛的塬因之一。

  另外,有学者研究认为,经痛跟子宫内膜分泌的前列腺素(PGF2α)有关。有原发性经痛者,在月经快来之前,子宫内膜的浓度增加,造成子宫过度收缩,也导致子宫腔内压上升,这也许是先天的体质造成的。如果用前列腺素合成A的抑制剂,也就是一般常见的止痛药的有效成分,可以有效减缓子宫收缩、减低腔内压,达到减痛的效果。

  不过要注意的是,止痛药最好在痛之前就开始服用,会比痛发生了才慌慌乱乱抓药服用有效。何必让痛来折磨,知道自己会经痛的人,早点服用,整个经期都能舒适度过。

  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所有的女人,不论是小女孩、还是生过孩子的妈妈,都不会喜欢去看妇科门诊,跟感冒发烧去看医生不一样,很多女生认为,走进妇产科诊间时情绪复杂,既不喜欢自己的隐私部位要暴露在别人眼前,也害怕内诊时“被外人入侵”的恐惧感。

  其实女性的生殖器官,就跟身上的其他地方一样,不对劲也许只是出于小小的疏忽,但也有可能是更严重问题的警讯,给医生看看当然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女性生殖器官原本就是往内长的,跟男性不一样,如果发生问题当然不免要一探究竟。可是何时该向医生求助?在诊间内,医生又有什么方法替妳找回健康?

  有以下情形的人需要去求诊:

  1.试过各种自我照顾的方法以后(不含自行服用止痛药),仍然有严重的经痛,会影响到妳的正常作息。千万不要以为去看了医生也只是开开止痛药,所以排斥去做检查。

  其实就算结果只是吃吃止痛药,也是个重大发现,因为妳不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止痛药,安心服用,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因为其他的毛病而经痛,解除心中疑惑。

  2.经血量过多或过少。一般人是很难测量经血量的,妳必须学着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去“感觉”它的多寡,理论上,总失血量20~80㏄是正常的範围,如果你已到了头晕目眩、贫血的症状,那就要尽快就医。

  3.月经不规则。一般来说,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1~35天,经期约维持2~6天。

  月经关系着体内许多内分泌的机转,如果不在这个公认的范围内,妳有自己规律的周期也并非不正常,比方说你都是每40天来一次长达7天的月经只要规律,医生也会说你是健康宝宝。

  4.有严重的经前症候群。如果月经前或经期间,你常会不自觉地焦躁不安,突如其来的想哭,每个月就像坐上“情绪云霄飞车”一样,如果试过以上方法都不能获得改善,妇科的医生会给你做必要的检验、诊断与治疗,例如,单纯的情绪低落就能以抗焦虑、抗忧郁的药物来控制。

  痛经怎么办?吃什么呢?

  1.少量多餐,不能饿过头再大吃一顿,至少三餐是绝不可漏掉的。

  2.摄取高碳水化合饮食:例如全麦面包、水果、蔬菜、马铃薯等,能维持血糖的稳定,情绪就会比较平静。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脑中血清素(Serotonin)的含量,它可以改善情绪与调节睡眠,是唯一脑中化学物质可受食物直接影响的。其中需注意的是食物应尽量不含蛋白质,因为蛋白质会妨碍血清素的合成。

  3.经期要注意身体保温,勿食生冷,包括凉拌生菜、西瓜、冰的食物及饮料,以免腹腔血管收缩,血流不足,使疼痛加剧。

来源: 汉网 作者: 编辑: 童文丽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